大豆茯苓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二。具有疏风散寒,健脾泄水,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水肿,外感风邪,水湿不行。症见恶风畏寒,面目四肢俱肿,咳嗽有痰,小便短少,食欲不振,身重脉浮者。
组成大豆三升,桑白皮(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纳后药)五升,茯苓、 白术各五两,防风、橘皮、半夏、生姜各四两,当归、防己、麻黄、猪苓各三两,大戟一两,葵子一升,鳖甲三两。
用法用量1、现代用法:上药十五味,取饮片,共为细末,每服6〜9克,日2〜3次,温开水调下。或取饮片,以清水4000毫升,先煎前二味,约得2000毫升,过滤,分两次入余药,煎取约800毫升,匀分3〜4次温服。
2、古代用法:上锉。纳前汁中,煮取五升,一服八合,一日三次。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
功用疏风散寒,健脾泄水,利水消肿。
主治风水肿,外感风邪,水湿不行。
方义风寒外袭,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湿壅盛而成风水之证。方中麻黄宣肺散寒,防己、防风祛风利湿,三药合以散风寒;大豆、茯苓、猪苓、葵子利小便,大戟逐水湿,五药合以利水消肿;橘皮、半夏、生姜行气散寒以化湿;白术益气健脾以杜湿生之源;当归补血祛风,鳖甲软坚散结,二味相伍,滋阴补血以防阴伤。诸药合方,利水消肿而不伤阴,滋阴补血而不恋邪,可使风寒外散,水湿内消,水肿自除。
运用1、临床应用以恶风畏寒,面目四肢俱肿,咳嗽有痰,小便短少,食欲不振,身重脉浮为辨证要。
使用注意方中甘遂有毒,且逐水力猛,应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孕妇忌服。
附注风水肿为水肿病证而兼见风邪者,故其治疗当从祛风利水入手。然风邪与水湿何者为甚?其祛风与利水之侧重面亦当有异,风邪为主者,当重在祛风,水湿为主者,当重在祛湿。此方名为大豆茯苓散,大豆与茯苓用量亦较重,当是主药,故而方意重在健脾利水可知。大豆有黑、黄之分,功能虽较接近,但临床上一般以黑大豆较多。其性昧甘平,入脾肾两经,能利水解毒。《别录》云:“逐水胀。”《木草纲醴》称:“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所谓丽同气相求也。”化学分析表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并含有微量大豆黄酮及染料木素(水解产物),两者皆有雌激素样作用。据报道,用豆浆(豆与水比为1:8,每天2000毫升加糖分6次服)治疗妊娠水肿.有明显疗效。认为豆浆含钙、盐少,含维生素B,及烟酸多,故有降低血压及利尿之功,茯苓合白术,健脾利水;生姜辛散水气,冬葵子以助利水;麻黄、防风、防己祛风胜湿,利水散邪;桑白皮亦可利水,配半夏、陈皮可泻肺止咳化痰,大戟以泄水消肿,鳖甲益阴软坚消散。益阴可防止疏风、利湿、泄水诸药之伤阴;消散有助于水湿之祛除。此一举而两得,可谓善于配伍应用。(《实用千金方选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马明越 - 讲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