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赤苍散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赤苍散,中医方剂名。出自《证治准绳·幼科》卷七。具有化湿清热之功效。主治脾胃因虚受湿,面貌浮黄,或遍身作肿,食少气阻,溺赤腹胀痰嗽。

组成赤茯苓(去皮),苍术(去粗皮,米泔水浸一宿,滤干,锉片,炒微黄)各一两半,枳壳(制)一两,藿香(和根),半夏(汤煮透,锉,焙干),净香附,紫苏叶(和梗),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香熟),陈皮(去白)各七钱半,甘草(炙)一两二钱。

用法用量研为粗末,每服二钱,清水一盏,加草果仁(泡过)、大枣、生姜,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功用化湿清热。

主治脾胃因虚受湿,面貌浮黄,或遍身作肿,食少气阻,溺赤腹胀痰嗽。

方义赤茯苓行水,利湿热;苍术健脾燥湿;枳壳宽胸理气,行滞,气行则水行;藿香化湿和胃;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香附理气;紫苏行气和中化痰;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陈皮下气,调中,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健脾燥湿化痰,降逆行气止呕。《本经》谓厚朴,消痰下气者是也。若与橘皮、苍术同用,则能除湿满。

文献摘要《中华医学大辞典》:“小儿肿此证因肾虚不能行水,脾虚不能制水。胃与脾合,为水谷之海,若虚而不能传化,则肾水泛滥,转浸渍脾土,致三焦停滞,经络壅塞,水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为肿。多见目胞上下微突起,肢体重著,喘咳怔忡,股间清冷,小便黄涩,皮薄而光,手按成窟,手举即满。法宜先调荣卫,分别阴阳。行湿气,利水道,而尤以调补脾土为必要。治法如下:春用七宝散加麻黄、桂枝、赤茯苓、姜、葱煎服,夏用五苓散加麻黄、车前子、慧苡仁,秋用清肺饮加羌活、细辛、商陆,冬用冲和饮加白术、赤小豆、生川乌、生姜,次投滋润救脾导水汤剂渗泄之,更以香陆胃苓丸、赤苍散调理,若经久不消者,下浚川丸。”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晓 - 副主任医师 - 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