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细辛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组成细辛一分(7.5g),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三分(23g),前胡(去芦头)三分(23g),当归(锉,微炒)三分(23g),附子(炮裂,去皮脐)三分(23g),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三分(23g),人参(去芦头)三分(23g),柏子仁半分(4g),芎™{三分(23g),木香三分(23g),白茯苓三分(23g),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焙)半两(15g),桂心三分(23g)。
用法用量1.古代用法: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现代用法:上为散。每服9g,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方义本方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方中细辛具有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的功效,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的功效,前胡具有疏散风热、降气化痰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的功效,陈橘皮具有下气、调中、化痰的功效,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短的功效,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的功效,桂心具有利肝肺之气的功效。
附注本方能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宣散风热,补血活血,行气止痛,回阳救逆,散寒温中,降逆止呕,养心安神,益气健脾。
文献摘要1.《简明中医病证辞典 肝阳虚证 》:“ 为《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标准证名。又名肝阳亏虚证、肝虚寒证。指阳气虚弱,肝失条达,以两胁胀闷、畏寒肢凉、头晕眼花、苔白润、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治宜滋补肝肾、温经散寒。方用补肝汤、补肝细辛散、防风补煎、加减六君子汤等。”
2.《中医大辞典 内科分册(试用本) 肝虚证》:“肝虚寒证 证名。指素体阳虚,肝脏亏损所出现的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 “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日肝虚寒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肝虚寒,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四肢冷,发抢心腹痛,目视吭吭,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治宜补肝为主,参以温通。选用补肝汤、补肝细辛散、防风补煎、加减六君子汤等方。”
3.《中州古代医家评传 王怀隐》:“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枣痛,宜服补肝细辛散方。”
4.《张仲景研究集成 》:“继仲景之后历代医家,对肝虚寒证治亦有月阐发。如唐·孙思邈在《千金方》明确提出肝虚寒的表现有‘左手上关脉阴虚,足厥阴肝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水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宋·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肝脏论》亦指出:‘夫肝盛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视物不明,眼生熏花,口苦,头痛,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滑细者,此是肝虚之候。’‘夫肝脏虚损,气血不荣,内伤寒冷,致以两胁胀满,手中常青,胸中不利,不能太息者,是肝气不足之候也。’并制补肝细辛散治肝脏虚寒之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清代王旭高在其《西溪书屋夜话录》明确提出了温肝、补肝法:补肝阳,用肉桂、川椒、苁蓉;补肝气,用天麻、白术、菊花、生姜、细辛、杜仲、羊肝。”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宇捷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