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薄荷油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薄荷油,中药材名。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功能主治为:疏风,清热。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齿痛,皮肤风痒。①《重庆堂随笔》:患风热头疼龈痛,搽患处。②《中国医学大辞典》:清热散风。治头风,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③《国药的药理学》:头痛、晕船、反胃、胃肠气胀等,涂布或内服。④《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疝痛,下痢。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

性味归经《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凉,无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齿痛,皮肤风痒。

①《重庆堂随笔》:患风热头疼龈痛,搽患处。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清热散风。治头风,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

③《国药的药理学》:头痛、晕船、反胃、胃肠气胀等,涂布或内服。

④《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疝痛,下痢。

药材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薄荷香气,带辛辣而清凉,有强烈的窜透性。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出。存放日久则色渐变深,质渐变粘。易溶于水,与醇、醚、氧仿等均能任意混合。比重(25℃)0.899~0.909。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1~3滴。外用:涂患处。

化学成份薄荷鲜叶含渍1%-1.46%,油中主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l),含量62.3%-87.2%,还含左旋薄荷酮(mentho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乙酸癸酯(decylacetate),乙酸薄荷酯(menthylacetate)苯甲酸甲酯(methylbenzoate),α-及β-蒎烯(pinene),β-侧柏烯(β-thu-jene),3-戊醇(3-pentol),2-已醇(2-hexanol),3-辛醇(3-octanol),右旋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及桉叶素(cineole),α-松油醇(α-terpineol)等[1]。又含黄酮类成分:异瑞福灵(iso-raif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薄荷异黄酮甙(methoside);有机酸成分:迷迭香酸(lusmarin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2];氯基酸成分: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丝氨酸(ala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ine)和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蛋氨酸(methionine)赖氨酸(lysine)[3]。最近,又从叶中分阶段得具抗炎作用的以二羟基-1,2-二氢萘二羟酸为母核的多种成分:①1-(3,4-二羟基苯基)-6,7-二羟基-1,2-二氢萘-2,3二羟酸[1-(3,4-dihydroxyphenyl)-6,7-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2,3-dicarboxylicacid],②1-(3,4-二羟基苯基-1,2-二氢萘-2-羟酸

相关论述1.《重庆堂随笔》:患风热头疼龈痛,搽患处。

2.《中国医学大辞典》清热散风。治头风,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

3.《国药的药理学》头痛、晕船、反胃、胃肠气胀等,涂布或内服。

4.《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疝痛,下痢。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崔蒙 -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