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外科感染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的携带者、患病者需要实施外科手术或发生在术后的相关感染。HIV病毒的特点是攻击人体内的CD4+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肿瘤。
病因
HIV导致的机体免疫缺陷、营养不良是外科感染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因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所以临床表现是多系统的变化,并无特异性。由感染病毒开始至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可有近10年的潜伏期,所以感染HIV病毒早期无明显不适。发病后可有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头痛、关节痛、厌食、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皮疹和周围神经病变等。根据HIV对不同器官的影响,HIV外科感染的表现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肛门直肠
常见疾病有直肠溃疡、肛瘘、肛周脓肿,表现为肛门剧痛、溃疡、出血等。
2.结肠
常见疾病有结肠炎,表现为下腹疼痛伴发热,严重者可以出现血性粘液便。中毒性巨结肠症以及肠穿孔可危及生命。
3.阑尾
HIV发病者中阑尾穿孔发生率高,表现为慢性腹痛进行性加重,伴腹泻。
4.食管
大部分HIV感染者中可以出现食管溃疡,表现为吞咽困难及胸骨后不适,严重者有食管穿孔。
5.胃及小肠
常见疾病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腹痛、腹泻及消化道出血。
6.肝、胆、胰系统
常见疾病有结石性胆囊炎、肝炎、急性胰腺炎,表现为腹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检查1.HIV1/2抗体、抗原检测
包括筛查试验(含初筛和复检)和确证试验。HIV1/2抗体筛查方法包括ELISA法、化学发光法或免疫荧光试验、快速检测(斑点ELISA和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快速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等,确证试验常用的方法是免疫印迹法。
2.病毒载量测定
常用方法有反转录PCR(RT-PCR)、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Nuclisens)、分枝DNA信号放大系统(bDN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realtime PCR)。病毒载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包括预测疾病进程、提供开始抗病毒治疗依据、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以及HIV感染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3.CD4+T淋巴细胞检测
HIV感染人体后,出现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CD4+/CD8+T细胞比值倒置,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如果进行HAART,CD4+T淋巴细胞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4.HIV基因型耐药检测
耐药测定方法有基因型和表型,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基因型检测。推荐在以下情况进行HIV基因型耐药检测:抗病毒治疗病毒载量下降不理想或抗病毒治疗失败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时;如条件允许,在抗病毒治疗前,最好进行耐药性检测,以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取得最佳抗病毒效果。
5.其他
血常规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红细胞计数减少等。
诊断HIV感染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明确诊断,但在HIV感染后到发病前,因HIV感染而引发的其他机会性感染很难确诊,除了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外,也需要病原学检查辅以诊断。
治疗HIV患者并发外科感染性疾病时,需要相应的外科处理,手术风险评估应考虑三个因素: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HIV负荷量,以及能否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患者因严重免疫缺陷,切口感染、切口延迟不愈等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高。对于HIV阳性患者必须手术时,需同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加强营养与免疫支持,围术期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气管插管及留置导尿,以减少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