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雕塑,是利用高分子发光体复合材料等雕塑造型,利用LED等光源发光,色彩可有多种变幻。发光雕塑不需另外照明,但基座需有适当投光照明。
雕塑照明雕塑通常作为视觉的焦点,或者从远处即可看见,引领游人行进;或者在某个转角出现,创造空间和情绪上的转换。雕塑靠形象表达含义,因昼夜光的图式发生变化,表达出内涵会略有不同。照明设计师需要考虑雕塑如何融入总体环境之中,同时突破雕塑的角色定位,能够创造出独特夜间效果。用于雕塑照明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决定如何对雕塑用光时,应先考虑下列问题:①雕塑的位置及其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②雕塑的特征,包括形状、细节、纹理、材质和色彩;③灯具的安装以及同其他元素的关系(如图)。1
照明视角下的雕塑分类按照照明方式不同,可以将雕塑分为外打光雕塑和自发光雕塑两种类型。20世纪中期前,雕塑照明仍然只有一种方式:外打光照明。随着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全新的概念——将灯具与雕塑结合为一体。无论何种照明方式,人们的审美都倾向于在夜晚创造不同于白天的视觉效果。1
亮度与色彩一座雕塑或小品,尤其是大型雕塑,往往成为园林景观或其他所在场所的观赏中心,自然也应该成为较强灯光的照明对象。周围的植物、场地照度应该比雕塑有明显降低。如果一个景点由几个性质、内容、体量相似的雕塑排列组成,它们的照明方式和亮度也应该相似;如果一个景点由几个性质、内容、体量不同的雕塑组成,应该选择出主雕和配雕,使主景雕塑成为景点的照明重点和视觉中心。
一座雕塑的亮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雕塑的环境(背景)亮度。在亮环境中的雕塑,与在暗环境中的同一雕塑,要想得到同样的观赏效果,亮环境中的雕塑就需要较大的照度。
(2)观察者与雕塑之间的距离。距离较远,雕塑照明就需要较大的照度。
(3)雕塑表面的材料反射率。对反射率较高的汉白玉等浅色雕塑照射,照度就应适当减小;反之,对颜色较深的大理石雕塑等照射,就需要较高的照度。表面光滑的青铜雕塑等,反光严重,要用多套小功率投光灯代替同功率的大投光灯。小功率投光灯分散安置,光束要重叠,以减少或消除反光。
(4)雕塑和基座亮度的协调。浅色雕塑与深色基座搭配,在同样照度下,显得协调稳定。深色雕塑与浅色基座搭配,用同样的照度照射两者,就有一种雕塑被架空和不稳定的感觉。为此,要对雕塑进行强光照射,对基座进行漫反射照射,才能突出雕塑的效果。2
雕塑照明要求(1)服从城市照明总体规划。
(2)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3)用光影创造艺术精品。
(4)有好的视觉舒适性和观赏性。
(5)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
(6)防火、防风、防震、防漏电,不会造成人身伤害。
(7)符合节能要求。2
注意事项(1)投光灯距雕塑小品的距离要适宜,过近,会显出雕塑小品细部的缺点;过远,雕塑小品的表面亮度会变得均匀,过于平淡而失去魅力。
(2)雕塑小品的表面亮度要明显高于周围环境的亮度,使之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的亮点和兴奋点。用高显色光源,原汁原味地表现雕塑小品形象。
(3)根据雕塑小品的形象特征,调整投光灯的数量和位置,使雕塑小品各个部位具有一定的亮度和亮度差。亮度差太小,无立体感;亮度差太大,则阴森恐怖。如果出现亮度差别较大的问题,就要调整灯位或补充局部照明投光灯,使雕塑小品表面各部位达到满意的亮度。要特别注意的关键部位,如头部、脸部、神态及形体造型,用灯光表现雕塑小品的神态美。一般灯光由下向上投射,在布灯时注意避免灯光对游人造成眩光。
(4)雕塑小品不宜使用正面均匀投光,以免造成雕塑小品配光均匀平淡和造成眩光。
(5)投光灯具的设置要有隐蔽性,可以用灌木花丛掩护投光灯具,也可以在地面或草坪设地埋式投光灯。对于大型雕塑或形状特殊的雕塑小品,必要时可设灯柱,进行二次局部投光照明,以显现雕塑小品上面的细部。各灯具的设置,在夜晚和白天都不能影响人们对雕塑小品的观赏效果。
(6)必要时,雕塑照明可进行现场或模拟实验,寻求最好的照明方案。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红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