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1(partial interchange)又称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位于不同平面上的道路相交,有部分转弯车流未设匝道连通的交叉。
简介不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partial interchange)又称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位于不同平面上的道路相交,有部分转弯车流未设匝道连通的交叉1。
一般只设一座立交桥,使直行车流分离,其主要转向车流设有匝道连通,故次要转向车流存在着平面交叉与冲突点,通行能力受到限制,但占地面积小,可分期修建。
随着中国公路网规划的不断完善和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道路交叉会更加频繁、复杂,必将会修建更多的立体交叉(以下简称立交),以实现道路之间的连接和车辆的转换。对于三路和四路立交的形式研究得较多,也较全面,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多路立交形式的研究很少,对于多路互通式立交的形式一般采用形式相对较简单的环形立交。为适应今后公路建设的需要,应对多路立交的形式进行研究。
多路立交是指五条及五条以上的道路交汇于一处而构成的。对于多路立交,在路网规划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但在改建或新建高等级道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多路交叉,必须按多路立交进行设计。
多路不收费立体交叉的形式由于交汇道路条数和主次不同,匝道的布置形式也不同,从而形成许多立交形式。根据交叉处车流轨迹线的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不同,可把立交分为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和交织型三种类型,其中部分互通式和交织型立交是由完全互通式立交的某些部位采用平面交叉和交织处理后所形成的,因此重点研究完全互通式立交的形式1。
完全互通式立交的特点是匝道数与转弯方向数相等,各转弯方向都有专用匝道,无冲突点,行车安全,通行能力大,但占地面积大、造价高。适用于高速道路之间及高速道路与其它等级较高的道路相交。在布设时应考虑交汇道路的等级、性质和任务,结合交通量和地形条件,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立交形式和布置匝道,尽量减少占地,降低造价。
多路收费立体交叉的形式多路互通式立交一般是不收费的,但中国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统一收费,势必有大量的收费立交。收费道路上封闭式收费的立交或需要单独收费的立交应按收费立交设计。每增加一处收费站就要增加近一倍的费用,原则上尽量减少收费站的个数。一般情况下,一座立交以设置一处收费站为宜。收费立交设置收费站的方法是:在距道路交叉点适当距离处,另设一条连接线,在连接线的两端与交汇道路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三路立交或平交,使所有转弯车辆集中由连接线行驶1。
对三路收费立交,不用另设连接线就能布设一处收费站;对四路收费立交需要设一条或两条连接线,布设一处或两处收费站;对于多路收费立交,根据收费站的布设方法,也可设一条或两条连接线,布设一处或两处收费站。
总结在多路相交的情况下,完全互通式立交的功能完善、规模更大,但立交构造物多,占地面积大,工程费用高,容易导致错路运行。因此对多路立体交叉,在路网规划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多路完全互通式立交,其形式多种多样,在确定其形式时综合考虑,布设时尽量做到结构紧凑,减少占地面积,必要时向空间发展,就能做出合理,美观和实用的形式。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