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环境管理是指国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海洋资源和环境进行管理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包括建立涉海建设工程项目环境评价管理、海洋废弃物倾倒管理、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等管理制度;通过建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对全省海洋生态环境的监视监测,加强海洋灾害预报能力建设;通过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区,保护特定海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已受到破坏的资源或环境进行恢复等。
管理的原则1、综合利用原则
2、开发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3、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4、合理规划海陆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原则
管理的方法1、明确环保责任,强化管理监督,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从事海上开发建设的各单位,都要明确各自的环保责任,调动排污者自行治理污染,开发者主动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各海上生产建设单位,要强化环境管理,首先要把环保工作纳入生产经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制,落实各部门、班组乃至每个职工的环境保护职责,把环境保护目标及完成情况与部门、班组和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按照生产流程对污染防治进行全过程控制。
2、依靠科技进步搞好海上安全环保工作,控制和管理海上污染源
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必须依靠科技进步:①在海上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科学论证,科学设计,科学施工,建造平台和海上各种构筑物,首先要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堵塞一切可能出现安全环保问题的漏洞,海底输油管线和电缆,要定期检测,严防腐蚀、断裂、渗漏。②海上的钻井、作业、采油平台,一定要配备先进的防污设施,平台上产生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必须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海上储油设施、输油管线应符合防渗、防漏、防腐蚀的要求,并应经常检查,保持良好状态,防止发生漏油事故。③环保部门要定期检查,对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所有海上生产建设单位都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3、完善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支撑体系
(1) 产业政策。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严格限制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和破坏生态平衡的产业,在扶持有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处理好资源产业的退出和转产。
(2) 投资政策。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优化投资结构,对生态环境投资给予支持,保证生态环境投资与生产建设投资按比例协调发展。并通过筹措海洋产业风险基金,支持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
(3) 技术政策。更新传统技术和开发新一代支持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的新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的海洋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
(4) 资金信贷政策。建立国家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基金,资助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项目,这一类项目也应得到国家政策性的信贷支持;鼓励国家、地方和企业扩大利用外资来解决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5) 资产化管理。对海洋资源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制度,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权推向市场,并将收益用于资源的补偿,使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得到保护。
4、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法制保障
建立、健全以海洋基本法和综合管理法为主体的、行业法和地方法相互配套的海洋法规体系。 当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抓紧组织修订和起草对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资源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规,以便为专门性法规立法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地方性海洋环境与资源法规。
(2) 尽快制定出台针对海洋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法规。严格执行“浓度标准”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排污标准。
(3) 在制定有关法规时要体现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为此,一是要在有关综合性经济法规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二是在有关产业法中,设立独立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篇章。
(4) 加强沿海及海上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海洋执法监督机制,组建一支统一、高效的海上监察执法队伍,维护海洋环境保护。
(5) 认真组织相关人员不断学习《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规定,进一步增强海洋环保意识。真正做到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严格执法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决策层的领导同志更要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国家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5、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我们要保护产卵区、设立幼鱼保护区,设立禁捕时间和禁捕区域,控制捕捞强度,发展外海和远洋渔业。同时,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建立自然保护区,要特别重视红树林与珊瑚礁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适度经营,解决部分保护资金的来源问题,加快制定“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6、控制、减少陆源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对排入河流的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对流域沿岸的城市和工业区规定区域排污标准,制定海域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提高陆源污水的处理率、达标率和综合利用效率,对存放岸边的固体废弃物必须达到防渗防漏的要求,防止废弃物流入大海1。
管理改革根据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科学家提出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环境的10个“用”字:
1、积极利用。即根据需要和可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把各种海洋资源利用起来,防止其闲置和自行散失,尤其是永久性清洁能源,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风能等,这一类能源,用则总量不减,不用则白白浪费,甚至还造成一定的破坏。
2、多质多用。许多物质往往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然而在实际利用中,由于专业分工和设备手段等条件限制,常常只用了一种或几种,而将其他有用成分当成废物丢掉了。如对山东羊口盐场的调查,海水中浓度排前的22种元素中,海水化学资源的平均利用率按品种计算仅为27%,按重量计算为38%。所以,对于含有多种成分的物质,主要开采物和伴生物要全面加以利用。
3、大材大用。当同一种资源的使用价值具有多种用途时,按最高的一种利用,否则,就会增大生产的机会成本。资源利用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资源“备择性宽”的行业要给“备择性窄”的行业让路。如深水港址的“备择性”就比较窄,它对岸线基质、港湾水深、水文动力、风浪掩护、仓储场地、配套交通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在岸线利用中就应该优先考虑。
4、适度利用。资源利用的规模和速度有一个阀值,它由两个方面的要求加以确定:一是不超出资源再生能力的临界点,二是要与其他生产要素均衡匹配。对捕鱼来说,如果冷藏、加工跟不上,鱼捕多了造成变质,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影响经济效益。对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速度,不应低于因环境拥挤带来的死亡率,但不能高于资源的更新速度。滨海旅游景点的开发应该与交通等条件配套。
5、无害利用。同一种资源的利用,以不损害其他资源和产业,不危害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为前提;把难以避免的负作用,包括长期积累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6、组合利用。围绕某一产业,把存在某一共性的不同资源,组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定的规模。如南海旅游资源,主要分粤、港、澳、琼、桂5个旅游区,各区在正当竞争的同时,还应积极合作,如通过交通上的联运,设置“几日游”的路线,把南海滨海旅游资源组成一个系统,这样,既能增加游客的数量和停留的时间,又可以共用某些接待设施,节省费用。
7、生态利用。即按照生态经济原理进行循环利用。如水产业中的鱼、虾、贝、藻类立体养殖,利用生物间的食物链和共生关系,可以增氧,清除一些物质残留,从而节省投饵,增加产量,分散风险,净化水质。
8、深度利用。对资源进行精深加工,使同样的资源制造出比一般初级产品高级得多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9、保全备用。把因条件限制暂时不能或不宜利用的珍稀资源,先行保护起来,以备条件成熟或效益更高时利用,防止永久性灭绝。
10、发明新用。积极发现新的资源及对现有资源开发其新的用途。目前已知海洋生物品种有17万种,是地球生物种类的80%,已经被利用的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未找到用途的还是绝大多数,潜力还很大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俊文 - 博士 -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