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合林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合林由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组成的混交群落。

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或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布的上界,均可出现此类型;在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落叶树种侵入,也出现此类型。

简介除常绿阔叶林受人为干扰破坏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外,在我国亚热带石灰岩低山地区还分布有以榆科落叶树种为典型代表的混合林。这里地表干燥,昼夜温差大,土壤微呈碱性,落叶阔叶树繁生,除榆科的朴(Celtis)、青檀(Pteroceltis)、榉(Zelkova)、糙叶树(Aphananthe)与榆属一些种类外,还有栓皮栎、麻栎、黄连木、乌桕、化香等。常绿阔叶树则有青冈栎、石楠等。

在我国中亚热带中山(800~10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0~14℃,但雨量颇丰,树种甚多且落叶成分大增,包括许多温带科属,如水青冈、栎、栗、槭、椴、桦、鹅耳枥、白蜡等,更有丰富的中国特有属植物分布,如珙桐、银鹊树、伯乐树、金钱槭等,以及连香树、水青树、七叶树、枫香和木兰等起源久远的种属。常绿树木则为较耐寒的多脉青冈、包石栎等。

我国北亚热带,原有天然植被几无保存,局地残留的混合林上层,乔木以落叶种类最常见,如麻栎、栓皮栎等。常绿树种有青冈栎、石楠、紫楠、女贞等,但多居下层,故外貌已接近夏绿阔叶林。随着分布纬度向南,常绿阔叶树种的数量增加,且可以占据乔木上层。

典型代表庐山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合林地带,它是由山下常绿阔叶林向山上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因此,植被演替方向和演替的序列是介于这两种演替的过渡类型。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往往取决于对植物群落作用的“社会的”和“自然的”两种因素干预,植被本身生态学特性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演替动态和演替方向;或是从森林植被向草、灌丛方向逆行演替,或是从草、灌丛植被向森林植被恢复到地带性顶级群落方向的演替。1

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进行着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有规律的转化。只有深刻掌握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各种植被类型的演替规律,人们才能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和定向改造植被,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为迅速恢复它的自然景观,保护风景名胜,防止水土流失,发展经济,在植被保护和绿化营造方面,应根据自然群落的垂直分布与立地条件的差异,应用群落演替的规律,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布局和利用改造植被。

在海拔400m以下的丘陵、湖滨地区,以发展经济林为主,营造用材林为辅;在距风景区较远的偏僻地区,宜造用材林和薪炭林;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阳坡可种植油茶、油桐,阴坡种茶叶和果类等经济植物,或者营造杉、樟、木荷、锥栗及毛竹等用材林。

海拔400-900m处,一般坡度陡峻、土层薄,有的甚至基岩裸露,要迅速绿化和改造。坡度在45°以下,土层深厚的地段,宜营造杉木林、柳杉、日本扁柏、楠木、青冈栋、械树、毛竹等针阔叶用材林;坡度在45°以上的地段,尚有一定数量的乔木树种,应当封山育林,可郁闭成林。

海拔900m以上,是庐山的主要风景游览区和疗养地,虽然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黄山松林和灌丛等,为了使环境更加优美,对稀疏的落叶阔叶林,应逐步改造成为针阔叶混交林,这既可调节植被外貌的季节变化,又可起到防火和防松毛虫的危害;灌丛地段应改造为多种的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在造林设计方面,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要选择生长快、寿命长、树形和叶形美观的树种进行营造,如日本冷杉、德国云杉、金钱松、中国鹅掌揪、杉木、香果树、四照花、灯台树、玉兰、青线柳和庐山厚朴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