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蟹形鲎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鲎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螯肢亚门(Cheieerata),肢口纲(Merostomata),是剑尾目(Xiphosura)的通称。它是节胶动物中体形最大的类群,外表像虾又像蟹,被西方国家称为王蟹(Kingcrab),也由于它的头胸部呈马蹄形,所以在日本被称为马蹄蟹(Horseshoe crabs)。

种类组成及分布全世界现存的鲎,根据其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分为二亚科三属四种,即Limuliae亚科的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分布于北美东岸沿海水域;Taehypleinae亚科的中国鲎(Taehy-pleus tridentatus Leaeh)、巨鲎(T.gigas Miillen)、圆尾鲎(Carcinosorpius ratun-dicauda Pocock),分布于亚洲东南岸和东岸沿海水城。至于Pocock(1902)及Waterman(1955)记载的产于Moluccan的鲎(T.hoeveni Pocock)经与T.gigas Miillen比较,断定它们是同物异名,属于同一种类。因此,现存剑尾目动物的成员只有上述四种。

中国鲎,别名三刺贫,俗称海怪(广东、闽南),在我国长江口以南沿岸海域(即北自浙江宁波,南至台湾。广东和广西)均有分布,尤以福建最多。1

形态结构以中国鲎为例介绍鲎的形态结构中国鲎雌雄异体,雌体比雄体大。产于厦门沿海一带的鲎,一般雌体头胸甲长约40厘米,体重约4公斤多雄体长约30厘米,体重约2公斤。外部形态由头胸部(前体部)和腹部(后体部)组成,前后两体部的背面皆复以硬甲(分别称为胸甲和腹甲),其背面为凸形,腹面为凹形。

胸甲自前缘至左右两侧缘成半圆形。雄体前端有二个凹陷处,雌体完整。两侧后端部向后突出成刺。表面生有正中线及纵走于左右两侧的隆起线,正中线的前端有一对单眼,隆起线的中央刺突起外侧各有一个复眼。头胸部的腹面长有六对附肢,第一对为赘状,形小由八节组成,末端呈钳状;第二至第六对为大形步足。除第六对外雌体末端皆为钳状,而雄性的第二、三对步足为强状的钩爪,在繁殖期间用于抱夹雌体。雌雄性的第六对步足末端基部均长有五个扁平可动的突起物,用以在泥沙中钻穴,寻觅饵料。口位于胸肢的中间,第二至第六对步足列生于口之左右两侧,其基节庞大,内缘有许多小刺,起颚的作用。第六对步足的基部有一弯曲起突向外突出,基部的正中线生有一对肾状形的唇瓣。在第一对胸肢的前面有一个称为嗅感器的圆丘状突起。

腹部的背面(腹甲)有细刺,雌性两侧长3对,雄性则有6对。腹面生有6对板状附肢,第一对腹肢左右相愈合而成为扁平的叶状体,恰盖于生殖孔之上,故称为生殖板(genital aperculum)。第2至第6对腹肢亦为双肢型,内肢小,外肢后有一对叶状鳃,它由体壁向外突起的150至200个小片组成,称为鳃书。肛门开口于腹部与剑尾的关节处。鲎体末端有一根长大而坚硬的三角棱柱状的剑尾,可以自由转动。当鲎体腹面向上、背面贴地时,常用此尾翻转身体。剑尾还具有掌握游泳方向的功能。1

习性生活在近岸较深的水域,不善于游泳,用一对躯体翼瓣在水中捱进,或缓慢地在海底爬行。鲎喜生活在沙质海底,昼伏夜出。大部分时间营底栖潜居生活,1常爬行在沙滩低洼、在退潮时仍贮有海水的地方。也常利用锐利的头胸甲后缘将身体潜埋于浅海泥沙中,或靠胸肢和腹肢的划动在水中游泳。鲎的垂直分布与年龄有关,一般是小个体在沙滩营底栖生活,大个体移栖浅海,但不适应长期在低盐度中的水域中生活。

繁殖特点每年春天,成熟成年鲎成群结队地迁移到所选的海滩上产卵。产卵地通常是波浪冲击到的沙滩,这种选择导致许多个体的衰落。人们尚未充分理解这种繁殖性迁移的原因,但它似乎和望月春潮有关,这时成千上万的蟹迁移到岸边,在最高潮处的沙中挖坑,雌鲎在坑内产下200至300个卵,在被沙埋之前雄鲎给卵受精,然后任其发育。

在这些处于拍岸浪带的裸露海岸上,许多鲎被海浪掀翻,把其脆弱、柔软的躯体暴露在炙热的阳光下,极容易成为当时集聚在海滩上的海鸥的猎物。能用其长尾巴作控制杆,来校正自己的航向,只是颇有难度。然而,这个冒险似乎值得的,因为在较为隐蔽的海滩上,产卵的雌鲎很可能活下来,但是所产的卵几乎不太可能被孵化。产下的卵孵化四个星期,正好赶上下一个望月春潮,把新孵出的幼鲎冲进海里。

尚无明显的理由说明其古代谱系存活下来的原因,显然它很适应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它十分强壮,足以在遭受产卵期间的巨大损失后幸存下来。2

科学价值眼睛

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 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血液

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麻省海生所的一位研究员庞博士 (Dr. Frederick B. Bang)于一九五五年无意中发现鲎血的快速凝固,事实上是身体防御系统上的重要一环。换言之,当鲎壳受损伤而流出的血液会很快凝固,这是为了防止细菌侵入体内。于是,科学家意识到可以用鲎血来作为一种细菌测试器,再经过进一步探讨,科学家们更发现鲎血当中有一种特殊细胞,不仅可以测出活菌,同时也能测出细菌所分泌的内毒素 。所以鲎血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还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目前鲎血的其他研究及在医学上的应用还继续为科学家们所探讨和发展之中。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付晶 - 副教授 -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