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臭蛙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臭蛙属。主要分布于台湾。
形态特征体长65 mm左右,头长短于头宽;吻端圆,略突出下唇;鼓膜圆约为眼径的1/2,从中心辐射出许多细条纹,吻棱不明显;犁骨齿呈两斜列。整个背面皮肤有许多分散的疣粒;体背侧疣粒密集;腹侧和股后方有许多大疣,其间还有小疣;腹面除股部外均光滑。指、趾吸盘小而明显,均有侧腹沟;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吻端,左右跟部彼此重叠,重叠长度等于眼径,胫长略短于体长(吻端至肛)的2/3。体色艳丽;头和躯干背面为暗黄绿色,散有不规则紫褐色圆形斑,圆斑中央隆起,形成一个似火山状的疣粒,疣的中心具黄色小斑,以此为中心向外放射数条浅沟;头背侧有深蓝紫色宽带,自眼后经鼓膜的上方延伸到躯干前部;上、下唇缘有深紫褐色和暗黄绿色组成的大理石斑纹。体背侧暗黄褐色,散有紫褐色或紫黑色大小斑点,斑点中部小疣为黄褐色;前后肢背面有数条黑紫色横纹;腹面银白色,散有暗褐色斑点,喉部及胸部有淡污灰色斑点。1
生物学资料该蛙生活于台湾阿里山北坡海拔1600 m的流溪内。该溪岸边覆盖有高大的橡树和其他常绿阔叶树种,夏天
流水清澈,水温15~16℃,pH7。现在在该蛙产地鹿谷乡杉木溪底和埔里的流溪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极难寻找该蛙的踪迹。
种群状态中国特有种。该蛙分布区甚窄,其种群数量极少。受胁等级:费梁等(2010)建议列为极危CR。
分布台湾(南投阿里山北面)。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