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合理化是人类的一种态度,它是指当个体非常明显的是为了控制别人而事先付出与之不相称的报酬的时候就会发生过度合理化现象。当人们相信,他们所做的努力使由于得到了报酬导致的,这个时候人们就会降低对工作的内在的兴趣。
过度合理化也可以用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他认为,当个体以一种与行为态度相矛盾的方式行为,就会产生不适感。行为与态度的矛盾导致不平衡,人们会被驱动着去尝试解决这种失调。可是当人们找不到可以解决这种失调的方法时,他们就会采用唯一的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种不一致,就是改变自己的态度。 过度合理化效应与理由不足效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即理由不足效应以最小的刺激能够最有效地促使人们对一个活动产生兴趣并乐于继续做下去1。
过度理由效应是指不必要的报酬有时会带来一些隐形的代价。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让他们将其行为归因于报酬,这样就会削弱他们的自我知觉2——因为兴趣去做。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Deci&Ryan,1991,1997)在Rochester大学、马克·莱珀和戴维·格林( Lepper&Greene,1979)在斯坦福大学、安·博吉亚诺与其同事( Boggiano&others,1985,1987) 在科罗拉多大学的一系列实验均证实了过度合理化效应(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给钱让人们玩智力游戏,他们以后继续玩游戏的行为就会少于那些没有报酬玩游戏的人。答应给孩子报酬来让他们做自己心里喜欢的事情(例如,玩魔术牌),孩子们就会将这种游戏变为工作。
一个民间放事也证实了过度合理化效应。一位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某一条街上,每天下午都有一群吵闹的男孩在这儿玩耍。这种喧嚣惹烦了他,于是他把这些男孩叫到了家门前。他告诉男孩们他喜欢听他们那令人愉悦的声音,并且许诺如果他们明天再来的话他将给每人50美分。第二天下午,这群孩子又跑来了并且玩得比以往更加放肆。这位老人又给丫他们钱并许诺下次来还有报酬。第三天,他们又来了,大肆庆祝,而这个老人义给了他们钱,这次是25美分。第四天孩子们仅得到了15美分,老人解释说他那干瘪的钱包已经快被掏光了。 “求求你们,尽管这样,你们明天还能以10美分的价格来玩吗?”这些孩子失望地告诉他他们不会再来了。他们说,这样得不偿失,因为在他房子前玩整整一个下午只有10美分。
正如自我知觉理论所暗示的,没有预期的报酬并不会破坏内在的兴趣,因为人们仍然可以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动机( Bradley&Mannell, 1984;Tang&Hall,1994、)。(就像与樵夫坠人情网的女主人公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王子)如果因工作出色而获得的赞扬能让我们觉得自己更有能力和更成功的话,这确实能增加我们的动力。如果我们能恰当地给予报酬,这也许同样可以提高创造力(Eisenberger&others,1999,2001)。
当个体很明显是为了控制别人而事先付出不相称的报酬时,就会发生过度合理化效应。关键是报酬意味着什么:如果报酬和赞赏是针对人们的成就(那会让他们觉得: “我很善于如此”),则它们会增加个体的内部动机。而如果报酬是为了控制人们,而且人们自己也相信是报酬导致了他们的努力,那么这会降低个体对工作的内在兴趣( Rosenfeld&others, 1980;Sansone, 1986)。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