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理论1指下丘脑中控制体重的一个点,使体重保持在一个范围内,但这个范围也不是固定的,当能控制自己的饥饿感摆脱下丘脑控制后,这个定点就不再是定点。
定义一种关于厌食症、暴食症的生物化学机制模型,主要涉及下丘脑,因此被叫做定点理论1。
性质该理论1认为当下丘脑背侧面受到刺激时,个体会产生饥饿感,而当腹侧面受到刺激时则会产生饱足感。饥饿和饱足之间的平衡控制着饮食及其它的代谢活动,将体重“定点”。
应用进食过多会引起热量消耗和降低饥饿感的新陈代谢活动,进食太少则减少了新陈代谢活动,并使个体产生饥饿感。定点设置理论认为,个体节食时体重的下降会使下丘脑活动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并增加进食欲望,两个过程相结合使得减肥比较困难。而成功的节食却能够制约这些过程,使时间得以推迟并最终获得成功。厌食症患者善于控制自己的饥饿感,使得她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这样他们摆脱了下丘脑的控制使得减肥持续进行,而暴食症患者则陷入与这些过程的持续斗争,时而成功时而失败,定点不再是固定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忽高忽低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玮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