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危险行为预测1中最大的不足是做出决定的原因是主观的,有时是凭直觉的,并且常常受到主观感觉的影响,虽然临床工作者应当是预测罪犯危险性的专家,但研究表明第一代预测方法与客观的统计精算的预测危险的方法相比其预测结果具有不可靠性。
定义第一代危险行为预测1是以临床诊断为特征,预测不是以统计和精算方法为工具,而主要是凭借预测者的主观经验,因而既不准确也难以推广。
性质第一代危险行为预测1主要是有精神科医生完成,通常是通过对个体的非结构化访谈和阅读官方文件,对个体未来的危险性作出主观判断。这一时期的犯罪预测研究局限于考察精神疾患与暴力的关系,预测对象多是关押在精神病院和矫正机构中等待释放的个体,纵向研究很少。
实验斯特德曼和可可扎1的跟踪研究以及索恩伯里和雅各比宾夕法利亚州进行的研究,都显示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人员对危险性的主观判断并不准确;
莫纳汉指出,在对有暴力犯罪史与精神疾病的关押人群进行的数年预测中,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只能准确预测出不到三分之一的暴力行为。
相似理论1. 第二代危险行为预测1:几乎所有的第二代危险评估方法都是非理论的,一般都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几乎全是静态的、历史的内容。包括伯吉斯的再犯预测研究,克鲁克夫妇的再犯预测研究和希德的再犯预测研究。
2. 第三代危险-需求评估方法1:与第二代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他系统的、客观的考虑了罪犯的需求,两个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威斯康星危险-需求评估法和《服务等级量表-修订法》。
3. 第四代再犯评估方法1:是少数考虑到理论相关性的评估方法,特征是更加注意危险评价和个案管理的联系。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