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自我觉知效应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自我觉知效应即当我们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

费内格斯腾和卡弗(Fenigstein & Carver,1978)通过让学生想像自己处于一种假定的情境中。证实了自我觉知效应。实验中,要求一部分学生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以这种方法使这部分学生进行自我觉知”,结果发现这些学生更多地将这种想像的结果归因于自我,而另一部分仅仅是被要求听外部噪音的学生则很少将这种想像的结果归因于自我。

有些入通常具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在实验中,那些自我报告非常关注自己(这些人同意这样的表述: “我通常注意自己的内部感觉”)的人的行为表现和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人的行为很相似(Ctirrve&Scheier,1978)。因为当人们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无论是在实验期间还是以外,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会比观察者更倾向于将原因归于自我而不是情境(但是存在这样一种例外,人们经历失败后,自我意识会激活防御机制)。

上述所有实验都可以揭示人们犯归因错误的原因:我们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这可以从你的个人经历中发现这一点,你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你的社会心理学老师是一个健谈的人还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我猜你一定认为他(她)是一个非常外向的人。但请进一步仔细考虑一下情境吧:你的注意可能仅仅聚焦于老师在公众场合的行为,而这种情境要求一名老师必须具备这种健谈的能力。而老师本人所观察到的自己则是在许多不同环境中的——在教室,在会议中,在家中。 “我很健谈?,你的老师也许会说, “嗯,那都取决于环境。当我上课或者和好朋友在一起时确实会表现得很外向。当我参加会议时或者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我会觉得很害羞。”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中变化,所以与从别人的角度相比,我们更认为自己是多变的(Baxter&Goldberg,198.7;Kammer,1982;Sande&others,1988)。 “奈杰尔很紧张,菲奥娜很放松。而我是跟随情境变化的。"

我们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人们行为的机会,就越容易将其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人格使然。吉洛维奇(1987)通过让被试听某个人的录音带并要求被试向其他人描述磁带中人的行为的实验证实了上述假设。二手的印象通常很极端,那可能是因为个体多次将注意集中在人而不是环境上( Baron&others,1997)。同样,人们通过从朋友那里听说而获得的关于某个人的印象通常比那个朋友亲自获得的第一手印象极端得多( Prager&Cutler,1990)。对于一个我们很熟悉并且在多种环境下相处过的人,在归因时我们会对其所处的环境更加敏感。只有当我们描述陌生人时,我们才会更稳固地贴上内在特质的标签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玮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