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规范就是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
互惠规范提醒我们要保持社会关系中的予取平衡1。然而,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其恩惠的人,另一个社会规范就引发了我们帮助行为——社会责任规范。比如,社会责任规范驱使人们为一个拄着拐杖的人捡起掉落的书本。有研究表明,在印度这个相对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度里,人们比个人主义的西方更强烈地支持社会责任规范。他们提倡一种帮助人的义务,即使不涉及他人生命危险的时候或是有迫切需要的人,如一个陌生人需要骨髓移植。
实验表明,即使帮助者不为人知,或他们不能期待任何回报,他们仍会经常帮助那些有需要帮助的人。这个规范似乎是:给予人们他们应得的。如果他们是环境的受害者,如遇到自然灾害等,他们就会得到全力帮助。如果他们的困境是自找的,如懒惰、不道德、缺乏远见等,那么,社会规范就会让他们自食其果。因此人们的反应与其所做的归因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需要归因为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就会帮助他们;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需要归因为他个人的选择,公平的观念就不要求我们去帮助他;我们就认为那是他咎由自取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