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中枢能量理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由于选择性注意的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以及反应选择模型没有得到实际上的相关研究证据,因而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们会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去注意这样的问题,从而提出可以把注意比作聚光灯,即属于一种能量分配系统,也就是中枢能量理论1。

定义在中枢能量理论1中,注意被看做是能够用来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资源或能量,能量或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配,这就是中枢能量理论。

依据人的注意可以集中在一项或几项任务上,并可以随意的转移,犹如聚光灯。处于聚光灯中心的刺激得到最精细的加工,而处于边缘的刺激得到的加工比较初级,当注意长时间的停留在一个刺激项目上时,或者需要长时间的聚光灯才能看清楚刺激时,其他刺激就得不到加工。得不到加工或加工不够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刺激本身的限制,二是由于能量资源限制1。

性质Kahneman1提出的能量分配模型较好的体现了中枢能量理论。该模型是聚光灯比喻的发展,认为注意能量或资源与唤醒水平相关,唤醒受情绪、药物、肌紧张、强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唤醒水平越高,可利用的注意能量越高,反之则越低。在这个模型中,分配策略起最重要的作用。

实验证据Posner和Boies1在实验中要求被试进行双作业操作:主要作业是字母匹配,实验实现呈现一个视觉预备信号,然后呈现一个刺激字母50ms,一秒后在呈现第二个字母,要求被试尽快判断第二个字母和第一个字母是否相同并作出按键反应;第二个伴随任务是听觉觉察任务,即在第一个任务的进行中,通过耳机偶尔给被试呈现一个元音,要求被试听到元音时用左手食指进行按键反应。实验结果证明了中枢能量理论的预测。

不足Posner和Boies1在实验中要求被试进行双作业操作:主要作业是字母匹配,实验实现呈现一个视觉预备信号,然后呈现一个刺激字母50ms,一秒后在呈现第二个字母,要求被试尽快判断第二个字母和第一个字母是否相同并作出按键反应;第二个伴随任务是听觉觉察任务,即在第一个任务的进行中,通过耳机偶尔给被试呈现一个元音,要求被试听到元音时用左手食指进行按键反应。实验结果证明了中枢能量理论的预测。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