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是因为人们都会不断地重复使用它,并一向懂得用它来指明什么。然而,一旦对它进行探究,却又会发现这个最普遍词语的概念又是那样的陌生。这种陌生表征在空间的概念具有多义性,使得我们很难用语言的方式对它作出具有普遍性的明确定义。
空间概念作为一种反映空间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从对空间的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的。它的形成,标志着人们对空间的认识,已从“空间经验”转化为“空间概念”,也即从空间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空间的理性认识。空间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说任何事物存在,一定意味着它在什么地方,而不在什么地方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是所谓位置、地方、处所经验;二是,有“空”这种状态,这是所谓虚空经验;三是,任何物体都有大小和形状之别,有长、宽、高的不同,这是所谓广延经验。空间概念作为是对空间经验的抽象,在以上三种空间经验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三种空间观:“处所经验反映的是物与物之间的相对关系,是空间关系论的经验来源;虚空经验反映使得是某种独立于物之外的存在,是空间实体论的经验来源;广延经验反映的是物体自身的与物体不可分离的空间特性,是属性论的经验来源。"于是,子近代哲学史上,就有了关于空间的“实体论”、“属性论”和“关系论”。任何一种空间概念都想将这三种空间经验统一起来,综合起来,但都遇到了困难,结果就出现了实体论、属性论与关系论的争论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