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道德推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作为一种个体特定的认知倾向,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行为,也是认知失调理论在道理心理中的一个运用。

一、道德推脱的概念Bandura(1986)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首先提出了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概念,并试图运用道德推脱来解释为什么个体在做出不道德行为后甚至不会产生应有的心理内疚和痛苦的反应。道德推脱是指提产生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害者痛苦的认同(Bandura,1986,1990,1999,2002)1。在中国,也有学者将道德推脱译为道德脱离,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翻译上有所不同。2

二、推脱机制1、道德辩护道德辩护:改变自身对事件的解释或评价,以便之后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2、委婉标签委婉标签是指个体的行为受到大家谴责时,就用中立的语言使行为在道德上看上去不那么有害甚至是有益的,属于自我欺骗策略。委婉标签的表现,无论在社会领域出现的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还是在政治领域出现的促进官员的腐败行为,都表现得很具有典型性。

3、有利比较有利比较是个体使原来不被接受的不道德行为看起来变得更可以被结束,就采取与更有害行为作比较的方法。有利比较的表现较有代表性的是出现在私人的领域上,人们或多或少会出现不道德的行为,然而在受到大众指责,不被大众所接受的时候,就和更有害的行为进行比较,使其的不道德行为看上去没那么具有危害性。

4、责任转移责任转移是指个体在不道德行为发生时,会推卸不道德行为中承担的责任,并把其归因于他人。责任转移时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它较明显的表现是在政治领域中出现的正负的责任转移和文化领域中图书馆的责任转移。

5、责任分散责任分散是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景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我们把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的表现在我们指责他人见死不救、道德沦丧、冷酷无情的时候,我们应该用责任分散的心理来理解他们的援助行为,在不同场合表现会差别很大。如果是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他会因见死不救付出很高心理代价,产生罪恶感,他会意识到责任给予帮助。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6、忽视或扭曲结果忽视或扭曲结果是指个体做了不道德的行为也不会自责,是因为他们对特定行为造成的结果的忽视或扭曲。

7、非人性化非人性化是指个体对一些人进行长期伤害,因为在认知上对这些人进行了价值贬低,他们的内部的道德标准和自责不被激活。

8、责备归因责备归因是指为了是自己免除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就对受害者所犯的过错进行罗列。3

三、道德推脱的影响因素1、人口统计学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男性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另外,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个体道德推脱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低,其道德推脱水平越高,相反,受教育程度越高则道德推脱水平越低。

2、个体心理因素目前对道德推脱的个体因素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移情、道德认同、责任心、自尊等因素。移情和道德认同对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移情和道德认同会降低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有研究表明,责任心强的个体更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有效减少道德推脱现象。另外,对高中生道德推脱与自尊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自尊与道德推脱呈现负相关,自尊感越强的个体,其道德推脱水平越低。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研究表明,积极的父母教育方式会对儿童道德推脱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的个体,其道德推脱存在显著差异,忽视型家庭中的青少年道德推脱水平最高,权威型家庭中,其道德推脱水平最低。除了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也会显著影响道德推脱水平,例如工作环境等。

四、道德推脱测量为了对道德推脱的概念进行测量,Bandura等人编制了32条目的道德推脱,八个道德推脱机制的每个机制下包含4个条目,如“为保护朋友而大打出手是无可厚非”,问卷采用李克特3点评分(“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他们针对两个不同样本的研究均发现问卷为单维结构,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的道德推脱情况,王兴超等人以大学生为样本对道德推脱问卷进行修订,检验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效度。结果显示,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且与道德认同有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显示道德推脱问卷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