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镁层又称硅镁层,硅-拉丁文意是“石头”。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从拉丁文音译,谐声造为“矽”。后因“矽”与“锡”同音,多有不便,遂改为“硅”。因此现在所指的矽镁层即为硅镁层。地壳中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的化学成分均以矽和铝为主,故合称“矽铝层”、过去曾将花岗岩层单独称为“矽铝层”,而将玄武岩层称为“矽镁层”,现有的文献仍沿用。该层厚度在山区可达40公里,在平原常为10余公里。在海洋则竖着变薄,在太平洋中部此层甚至缺失。
简介地壳中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的化学成分均以矽和铝为主,故合称“矽铝层”、过去曾将花岗岩层单独称为“矽铝层”,而将玄武岩层称为“矽镁层”,现有的文献仍沿用。该层厚度在山区可达40公里,在平原常为10余公里。在海洋则竖着变薄,在太平洋中部此层甚至缺失。1
范围其范围有两种不同见解:
一、比较通行的解释:即玄武岩层,地壳下部康拉德面以下的圈层。其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近,也主要由铝矽酸盐类构成,而镁的含量与铝接近,明显高于花岗岩层,故称矽镁层。
二、另一种解释:即地幔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因玄武岩层中,仍以矽、铝占优势,故广义的矽铝层包含玄武岩层;而矽镁层则指上地幔,其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故亦称“橄榄岩层”,主要由镁、铁的矽酸盐类构成。
矽镁层属于地壳的下层部分,是个连续圈层,而上层则是由矽铝层构成,是不连续圈层。2
与矽铝层的区别矽镁质的量比较大对地球整个行为的作用比矽铝质大,因此在这里似应阐述一下关于地球粘性而得出的数量结果,虽然目前这些结果看来还不适于用以支持某种观点。地球的粘性,从其对地震波表现出刚性而对向转产生的离心力表现出流动性来看,至多只存在于某个范围之内,地球只部分地随之应变的月潮使我们能够通过对这部分应变的测量,定量地测定这种粘性。开尔文、雷波尔一拍许维支、赫克尔、许韦达等人的下作就是这样,他们借助水平摆,推算出地球作为整体大致具有钢的性质。
矽镁层的塑性则很不相同如果说矽铝层形成一个塑性的盖层,矽镁层到是--种粘滞的流体。熔融试验已经表明,熔化的矽酸盐浆具有极大的粘滞性。这种拈滞流体的特性之所以奇特,是因为作用力的持续时间长对它们起很大的作用。室温下的火漆就是一个好例子。如果把一根火漆掷到地上,它会折断成锋利的断块。但是如果将它由两点支撑悬搁着,经过几个星期就会看到它弯曲了几个月以后,不是支撑着的部位会变得几乎是垂悬着。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