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J·G·Tarde)是行为主义学派的早期研究者,他提出了模仿理论。此理论主张,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与现象都是由模仿获得的,而犯罪行为也是模仿而来的。
模仿过程中的具体法则距离法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模仿的强度越大。犯罪团伙成员之间在犯罪态度与犯罪行为模式、犯罪技能上模仿程度较大,青少年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存在重要的模仿作用机制。
上至下法则社会下层人士模仿上层模式,青少年模仿年长者,穷人模仿富人。年轻人、贫穷者与低社会阶层者的犯罪行为实际上是他们模仿长者、富人与高社会阶层人士的结果。
取代法则(插入法则)当两种对立的风气与行为模式流行时,其中的一种可以替代另一种而成为主导的趋势。如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犯罪态势与犯罪手段、方法的快速蔓延与更新就是这一取代法则的具体体现。
行为主义相关观点其后的新行为主义及新新行为主义理论,实质上也强调模仿在行为模式获得与更新中的作用,只是其解释更为精致和具体化。班杜拉通过实验提出,观看成人殴打橡胶娃娃录像的学前儿童比观看积极行为录像的小孩,在观看录像后模仿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同时,这一理论认为,榜样在模仿者心中的地位越重要、榜样越受尊敬,模仿者受到的影响越大。此类榜样包括父母、老师、同学、同伴、电影明星、电视演员、科学家、艺术家等。而一旦成为社会反叛者、犯罪者成为个体(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模仿偶像,他们成为社会规范对抗者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地增加。例如,一个小孩子可能通过模仿电视明星学会如何开枪。随后他通过使用玩具枪反复演练并固化开枪这种行为模式。在同辈群体中同伴对于开枪的态度也会对其起到极大的强化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瞄准与扣动扳机”,但是知道如何开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