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黏捕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主要特征

(1)黏捕到动物的比率较大;

(2)对人非常安全,不会伤及禽、兽、宠物,对鸟类、爬行动物等伤及较轻。

(3)能反映物种密度,因一板一夜次可黏捕小型动物数只,如鼠类,而鼠夹一夜次只能捕一只。

(4)黏捕法同时具有消灭有害生物的功能,如蚊、蝇等。1

粘接的理论粘接的理论有多种,如机械理论认为,胶粘剂嵌入被粘物凹凸不平的多孔表面内,固化后像小钩子一样,使胶粘剂和被粘物结合在一起;吸附理论认为,胶粘剂大分子通过链段与分子链的运动,逐渐向被粘物表面迁移,极性基团靠近,当距离小于5 ×10 - 8 cm 时,能相互吸引,产生分子间力,形成粘接;化学键理论认为,胶粘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在界面上形成化学键(比分子间力大10~100 倍) 结合。

自制方法:松香与蓖麻油或桐油1∶1,混合放入铁桶内熬成胶状物,再将胶液涂在硬纸板或木板上即可,涂布困难时可适当加热,或对涂布表面用电吹风加热。1

应用黏捕法调查鼠密度黏捕法调查鼠密度,是用粘鼠板进行,无需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员布放。特点同鼠夹法,且黏捕活鼠比率大,对人非常安全,不会伤及禽、兽、宠物,对鸟类、爬行动物等伤及较轻。对鼠密度相对高的地区更能反映鼠密度,因一板一夜次可粘捕鼠数只。

而鼠夹一夜次只能捕一只。因此,粘捕法同时具有灭鼠功能。

粘鼠板可市购,随着科技与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粘鼠板的成本降低,约1~2 元/ 只,也可自制。使用时将诱饵放在中央。布放方法同鼠夹法。1

黏捕法在日本松干蚧监测调查上的应用黏捕法可用于日本松干蚧3龄活动雄若虫、雌成虫、雄成虫、初孵若虫发育进度、虫口密度变化的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

1、样株选择与标记

在样地内每隔5—7株树木选择1株寄主树木作为固定调查样株,每个样地确定10株样株,进行编号标记,一个调查监测期保持不变。

2、胶环设置

粘捕材料选用3~4 cm宽的粘度较大的优质透明胶带。先刮掉样株胸高处的表皮,把胶带胶面朝里缠绕一周多一点,然后再反过来将胶面朝外一环压一环缠绕,胶环宽度达到6~8cm为宜。在伊通县设置胶环的起止时问为:越冬代为4月25日至7月20日,越夏代为7月25日至10月15日。即较日本松干蚧活动时间早些设置胶环,稍晚些撤掉胶环。

3、观察记载

从设置胶环的第二日起开始进行观察记录,初期隔日观察,当发现黏捕到日本松干蚧雄性3龄活动若虫时,就要每日观察并记载有关数据,包括以样株为单位捕获到的3龄活动雄若虫、雌成虫、雄成虫、初孵若虫的数量,还要计算出每个样株胶环的表面积,计算出每10 cm的胶环所捕捉到的虫口数量,作为虫口密度变化的参考依据。对各个虫态及各样株上的粘捕数量要分类连续记载,没有捕获时记载为“0”。雄成虫和初孵若虫这2个虫态肉眼很难识别,所以要更换胶环,带回室内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载相关数据。

在野外可以识别的虫态个体,记录后要从胶环上清除掉,胶环可以继续使用;如果发现胶环粘度降低,粘附的灰尘杂质太多时要及时更换;如果发现调查对象被捕食或逃逸的,应缩短观察间隔期,以提高监测精度。

4、可行性分析

(1)可以准确判断出日本松干蚧的分布区域

这种方法可黏捕日本松干蚧活动的个体,包括3龄活动雄若虫(若不清除就会发育成蛹)、雌成虫(若不清除就会发育成卵囊)、雄成虫和初孵若虫,包括了日本松干蚧的大多数虫态,只要发现了其中的任何一个虫态就可以认定该虫分布。

(2)提高了发育进度的调查精度

这种方法捕捉的是13本松干蚧在自然状态下发育的个体,避免了人为环境下所造成的差异。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各个虫态的始见期、始盛期、盛期、盛末期和终见期,为预报和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比较准确掌握虫口密度的变化趋势

根据样株上所捕获的各个虫态个体的数量、变化情况和对各世代捕获量的统计,结合样枝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从早期的捕获数据就可以预测出本世代或下一个世代的发生趋势。

(4)可以对生活史作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该法黏捕的各个虫态的历期再加上一个固定若虫期就构成了日本松干蚧一个完整的生活史。因为是在自然状态下,影响其发育繁殖的各种因素都没有排除,所取得的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该虫整个世代的动态变化状况,对进一步研究该虫的发生规律提供可靠的依据。2

注意事项(1)勿让儿童和宠物(鸟、猫、狗) 碰到黏捕板。当手、器具、地板及其他物品粘着胶板时,请使用植物油,先把胶板取下黏捕然后用软性洗涤剂和把手或其他物品洗净。

(2)黏捕板贴满灰尘、碎屑之类东西会减低胶的粘力,请勿将黏捕板置于潮湿、满是灰尘的地方,或先打扫干净地面,再放黏捕板。

(3)野外布放时,要注意晚放晨收或白天将其遮盖,以免伤及鸟类等。此外,黏捕对蚊、蝇、蚂蚁等害虫也具有黏捕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