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原则(satisficing)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即最优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满意。“最优化”的理论假设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的人,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事。但是,处于复杂多变环境中的企业和决策者,要对未来做出“绝对理性”的判断是不可能的。
简介西蒙(Simon)是诺贝尔奖金得主(1978),是美国管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家、经济学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过程。西蒙采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优化原则”。他认为,不论是从个人日常生活经验中,还是从各类组织进行决策的实践中,寻找可供选择的方案都是有条件的,不是漫无限制的。1因此,决策者不可能做出“最优化”的决策,只能做到满意决策。“满意”决策,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它包括以下内容:
(1)决策目标追求的不是使企业及其期望值达到理想的要求,而是使它们能够得到切实的改善,实力得到增强。
(2)决策备选方案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要达到能够满足分析对比和实现决策目标的要求,能够较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能较好地利用内部资源。
(3)决策方案选择不是要避免一切风险,而是对可实现决策目标的方案进行权衡,作到“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弊相权取其小”。
启示从管理学的意义上讲,所谓最优,就是最好的资源、最好的组合和利用,获得最好的效益,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所谓满意,就是满意的资源、通过满意的组合和利用、获得满意的效果,而这才是合理的,也是能实现的。
Simon在论述这个理论的时候举过一个虚拟的例子:两个饿得快要倒毙在地的人,爬到一块玉米地的边上,这些玉米正好给他们恢复体力和重新获得生命的机会。其中的一人追求最优,他的想法是,既然要填肚子,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最大的玉米,找到它就能延续生命。于是他在玉米地里不停地爬行、寻觅。最大的玉米还没有找到,他就饿死在这寻找的途中。第二个人追求满意,他想:只要能填肚子,一个比较大的玉米就行。于是,在他的手所能触及的范围内,摘下来一只最大的玉米。吃下去之后,体力便恢复了一点;于是他在能力所允许活动的范围内继续寻找,再找到一个最大的玉米吃下去,……他的生命终于得救,体力也完全恢复。最后,这块地里最大的玉米被不断寻找满意的他得到了。由此我们知道:追求最优的人,可能什么也得不到;追求满意的人,得到的可能是最优。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穷尽一生的力量,寻找自己生命中存在着的那个最大的玉米,但当暮年来到的时候,才发现心中向往的那棵玉米自己不仅没有得到,而且早已被别人摘下。太多的时候,我们不懂得“满意”的价值,虽然常常说“知足者常乐”,但还是被“最优”打倒在地,耗尽了一生的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可能拥有全部最优的资源,包括你的技能、知识、素质、见识、体力、能力、智慧、金钱、关系、为人等等,为此,我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满意”才是进行人生规划的最重要原则。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何清华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