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ksepp1把脑的基本情绪系统划分为七类情绪子系统中,有四类属于生物学阳性情绪,这四类分别是追求、期望系统;贪心、色欲系统;爱抚、养育系统和安逸、快乐系统。这些情绪子系统及其对应的脑结构主要来自于哺乳动物的实验研究。
定义指驱动个体追求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须的食物、水和安居之地以及性爱等的情绪。1
来源Olds和Milner(1954)1在实验室中意外发现了大鼠中脑—边缘结构受到微电极导入的弱电流刺激,就会不停的按压杠杆,以便连续多次得到自我电刺激。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20世纪70-80年代,总结出这些能产生自我刺激现象的脑结构,称作奖励或强化系统。强化生物学阳性情绪为基础的学习行为,动物的追求与期望程度与这些脑结构中多巴胺神经元兴奋水平相关,也就是说可以把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性水平看成是追求与期望情绪的指标。然而最近十多年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当环境因素微妙变化,动物得不到预期的奖励时,这些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立即受到抑制,所以,近几年以奖励预测误差理论取代了多巴胺强化理论。
包括追求和期望系统:该系统包括本能和动机目标,如对水、食物、栖息地和性对象的追求是生物本能行为的基础。主要中枢包括脑干和皮层下奖励系统,始于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终止于前脑伏隔核,同时还有中脑-皮层多巴胺通路投射到眶额皮层,与学习行为的奖励和强化作用有关。
色欲和贪求系统:如果说追求和期望系统是对和个体生存息息相关的水、食物、栖息地的追求,那么对种族延续来说,追求性对象则是重要前提。贪求色欲的重要中枢是杏仁皮质核和杏仁内侧核,还有下丘脑视前区和腹内侧区以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养育和爱抚系统:对于种族延续来说,除了以性行为作为起点孕育下一代,还必须包括养育和爱抚下一代的生物学阳性情绪。伴随这种养育行为,自然会有爱抚的情绪体验。由于这种情绪是一类持久的稳定情绪,它的关键脑结构位于扣带回、视前区和中脑的腹侧被盖区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嬉戏和快乐系统:在安逸饱食之余,生物个体之间的和谐共处通过嬉戏行为产生快乐。可见,生物个体得到安居乐业的资源后,就必然伴随嬉戏和快乐的情绪,中枢位于间脑的背内测区和旁束区。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玮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