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模态叠加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概念

模态叠加法又称“振型叠加法”,它是 以系统无阻尼的振型(模态)为空间基底,通过坐标变换,使原动力方程解耦,求解n个相互独立的方程获得模态位移,进而通过叠加各阶模态的贡献求得系统的响应。

实用中,这种方法一般是保留少数振型叠加的截断形式出现,因此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模态位移法和模态加速度法。

基本原理无阻尼体系下面首先通过简支梁的弯曲振动,说明用振型叠加法求解无阻尼分布参数体系动力反应的原理和做法。

分布参数梁的运动方程为:

代入上式,得:

将上式的每一项都乘上 ,并积分,得:

由正交条件 两个式子,上面的级数中除了 项外,其余各项都等于零,于是

代入上式,得:

分别表示第 阶振型质量和对应第 阶振型力,则 的式子可简化为

有阻尼体系对于分布参数的有阻尼体系,其运动方程为:

代入上式,得:

将上式的每一项都乘上 ,积分得:

显然,在一般情况下,上式中的阻尼项相互耦联,因此需要联立方程组求解。但是,如果假定为经典阻尼,则运动房产中的阻尼项解耦,可以直接将运动方程改写为:

可见,体系的总反应等于各个振型贡献的叠加。与离散多自由度体系相同,对于大多数类型的荷载,分布参数体系各个振型所起的作用一般是频率最低的振型最大,高振型则趋向减小。因而在叠加过程中通常不需要包含所有的高振型,当动力反应达到精度要求时,即可舍弃级数的其余各项,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此外,对于复杂结构,其高阶振型的数学建模的可靠性相对较小,在动力反应分析时限定要考虑的振型数也是很必要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