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前言语行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详细内容

儿童出生后,啼哭是他发布信息的主要手段,饿了、渴了、尿布湿了、身体不舒服了都要啼哭,细心的父母可以从哭声中辨别原因。两个月的婴儿伴有咯咯声,表示愉快情绪,开始对成人某些言语做出反应。此后引起哭声的原因趋向复杂,啼哭越来越多带有反射性质。同时也发展了儿童的发音器官。三至五个月时,儿童开始咿呀学语,发出一些元音,如Ba -a,Ai-,e-e、Ma-da等等。这些声音比哭声短,且伴有舌尖的运动,其中有些发音已接近成人某些音节,因而得到成人强化。如发Ba -Ba,Ma-Ma音时,父母笑,亲吻他,以后就成为儿童定向发音。五六个月的儿童已能对成人的一些词的语音做出反应,即听懂声音,但此时并不懂词义。

6 -12个月期间,儿童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尝试区分成人表达不同意思时的不同发音,开始理解某些词,如成人说“小鼓在哪儿”,他会转向小鼓方向,欢迎会拍手,再见挥挥手等等。也开始模仿成人发音:说出一些单词来,如“奶奶”、“妈妈”、“大马”等。

在一岁以前,儿童发出的语音是十分丰富的,没有民族文化的差异,世界上所有儿童发音相似,因此称其为前语言时期。到一岁左右,随着发音器官的发育、成长,交际范围的扩大,儿童发出的语音越来越多、越丰富;另一方面,没有民族差异的发音在成人的强化与模仿,只保留下本民族的语言。2

言语知觉能力的发育言语知觉能力的发育指对口头言语的语音知觉。

第一阶段:妊娠5~8月,胎儿有了初步的听觉反碰和原始听觉记忆能力。

第二阶段:新生儿期,婴儿能对声音进行空间定位,辨别各种声音的细微差别,表现出对母亲语音的喜爱。

第三阶段:婴儿期2~4月,开始理解言语活动中的某些交往信息,能与成人进行“互相模仿”式的“发音游戏”。

第四阶段:婴儿期5~9月,学会辨别几种不同的言语方面的信息。

第五阶段:婴儿期10~12月,能辨别母语中的各种因素,认识语音代表的意义。

语音的前言语发育语音的前言语发育指语音是语言的声音,语音发育是语言发育的前提。

第一阶段:婴儿期o~4月,单音阶段。

第二阶段:婴儿期5~10月,多音阶段。模仿发ma音,咿呀学语。

第三阶段:婴儿期11~13月,学话萌芽阶段。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