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抑制论,用生理学观点对错觉现象所作的解释。认为错觉的产生并不是个人对外界物体特征错误的解释,而是由于在一个感觉系统内的相同水平上,周围神经元的兴奋导致的抑制作用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1
从视觉生理的观点解释错觉的观点称为“周围抑制论”。这种论点认为,错觉的产生并非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特征产生失实解释,而是由于物体各部分反光度的不同,使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受到抑制所致。由于物体本身各部分亮度不同,反射出来的光波自然也不同,有些地方亮度较大,反射光多,看起来就呈白色;有些地方亮度较小,反射光少,看起来就呈灰色;而有些地方亮度很弱,几乎反射不出来多少光线,看起来就呈黑色。在此情况下观察事物的整个部分时,如果亮度大的部分所占的面积较大,那么它们将在视觉上占优势,因而使视亮度较小的部分在感觉上受到抑制,其结果就导致了视觉上的失实。
例如,当我们注视赫氏方格图形时,因为图的周围全是白色,其反光度远较图内白色部分的反光度大,因而使图内白色部分的反光,在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时,受到周围视觉细胞的抑制,使得图内白色部分呈现灰色斑痕。但如果集中注视某一交叉点时,视网膜上的影像正好落在中央窝上,该处神经细胞密集,视觉最敏锐,周围的神经细胞就不能对之形成抑制作用了。
在解释错觉现象时,周围抑制论较适合于说明颜色对比错觉。例如,剪下两片浅灰色的纸,把一片放在一大张白色纸的中央,将另一片置于一大张深灰色纸的中央,此时比较两片浅灰色纸片时,将会觉得白纸上的纸片颜色较深。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