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构建现代气象科普宣传体系的目的是通过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让公众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与健康发展。正如《国际减轻向然灾害十年》中指出的:“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1
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以来,气象科普工作紧紧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面向民生、而向生产、面向决策,以社会需求为引领,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以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提升气象科普社会化水平,不断创新气象科普内容与形式,使气象科普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形成了世界气象日、气象台站对外开放、气象科普基地、气象夏令营、气象书报刊、气象科普影视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气象科普品牌,气象科普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促进经济社会进步、推动气象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气象科普成效不断加强。中国气象局将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气象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管理和统一部署,稳步增加投人,取得了明显进展。各省(区、市)气象局、各有关单位积极响应,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居民、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气象科普活动,有力促进了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2)气象科普范围不断扩大,各级气象部门积极参与并组织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各类专题科普活动,不断创新科普工作的思路与形式,通过科普报告、科普沙龙、科普基地、气象知识竞赛、青少年绘画竞赛、科普大篷车等多种手段,将气象知识送进社区、农村、学校、军营,送进铁路、民航、地铁、公交等,气象科普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
(3)气象科普能力不断提升。各级气象部门着力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以来,出版发行科普书籍和读物近50万册I制作播出科普影视作品5000多部(集);在各类报刊发表气象科普文章近9万篇;制作各类科普展板、挂图140多万块(张);举办科普展览4000余次组织13多万人次参加科普培训1115万人次参加各类气象知识竞赛;到2008年底,气象行业已拥有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等分别命名的117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参观人数850余万人次。各地气象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其中气象信息员已达30万余人,全国气象专业网站和乡村信息服务站分别达934个和14050个,有效地增强了气象科普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但是,气象科普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气象科普工作与党和政府的期望以及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第二,气象科普工作的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三,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整体上还滞后于气象事业的发展;第四,气象科普能力比较薄弱,内容还不够丰富,形式也不够新颖多样,科普方法和传播手段比较落后,高水平的科普作品和科普人才较为匮乏等。1
气象科普产品气象科普主要是利用电视气象节目、气象展板、宣传册、宣传单、气象知识讲座和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周、科技下乡等方式或途径,针对社会公众宣传和普及有关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侯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产品的意识,增加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能力。
气象科普产品包括气象科普文章、气象媒体展示产品和气象科普展品。气象科普文章主要是指介绍气象现象、气象知识、气象观测设备、气象名人、气象与社会、气象与生活、气象与农业、气象灾害与预防等内容的文章。
气象媒体展示产品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软件设计的反映气象现象、气象标志、气象灾害与预防、气象设备与观测手段、气象科学原理等内容的气象媒体多媒体产品。
气象科普展品主要是指展示运用机械、电子等手段展示气象要素、气象设备、气象现象或气象现象形成原理的展览用品。1
气象科普工作重点(1)突出重点领域,推进气象科普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工作。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发布渠道,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工作。将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纳人国民教育体系,纳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面向政府和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大力宣传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宣传节能减排等应对措施,营造全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环境,使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紧密结合气象业务服务、气象学科发展的需求开展科普工作。在气象业务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气象科技人员主动将成果在业务服务工作中展示,气象业务服务人员主动将专业名词、热点难点问题的解释等有机融入气象业务服务的文本、图表以及各类专题服务中,推进气象科普工作的业务化、常态化。继续打造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基地、气象夏令营等科普品牌。
(2)突出重点人群,推动全社会气象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气象科普宣传。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加大气象科普进学校的工作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进农村活动,向农民提供灾害防御、科技应用技术指导、趋利避害、科学种田的知识,与农业部门紧密合作开展试点村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索质。大力推进气象科普进社区、进企事业、进部队等,有针对性地向城镇居民宣传气象科技知识。加强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气象科技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
(3)突出交流合作,提高气象科普的生产和传播能力
加强原创性气象科普作品的生产;加大气象科普研发力度,不断创新气象科普产品及其表现形式。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投身气象科普创作,推动原创性的科普作品不断涌现加强与国外气象科普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科普工作先进理念和方法,引进国外优秀气象科普作品,提高自主开发科普产品创新能力I开展科普作品有奖征文活动和气象科普工作效果评估工作,加强气象科普作品在平面媒体、影视、网络、新媒体中的传播和推广!设计制作科普挂图、展板、彩页、防灾明白卡等直观新颖的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大力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的合作,采取邀请采访报道大型科普活动、举行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专访、参与热线直播节目、开辟气象科普专栏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巨大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
(4)突出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科普宣传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强对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宏观指导,通过检查、测评与管理,提升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切实发挥气象科普教育的效果加大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力度,把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地震、旅游等与气象科普工作有机结合,丰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展示内容;完善已有科普基础设施,拓展社会资源的科普功能,依托县、乡、村镇的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积极推进综合科普基地建设。
在做好气象科普馆建设的同时,加强数字科普馆建设,强化网络气象科普,强化立体互动、数字体验、通俗活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