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社区气象减灾能力建设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社区气象减灾的体制建设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具有一定共同经济利益和心理因素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其基本要索特征是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界限有共同的文化、制度和经济生活,居民按一定方式和结构分布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社区是组成现代城市的基本社会群众组织,同时也是抗击城市气象灾害的基本单元。1999年7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管理论坛强调要关注大城市及都市的防灾减灾,尤其要将社区视为减灾的基本单元。2001年联合国提出了“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减灾战略”口号,反映了国际社会在保障人的安全和防灾减灾概念上的发展和深化。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社区和社会救援组织建设,依靠大量非政府组织与慈善机构开展灾害救援工作和组织城市居民点自救互救。虽然政府和有关专业部门在城市气象减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政府和专业救援队伍占有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在突发性灾害或事故中,“第一时间”的救援是最为宝贵的,一旦贻误时机,灾害救援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灾民通过社区组织进行自救互救,可以在第一时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高效减灾,还可以节省宝贵的资源,使政府和专业救援机构可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更加需要的重灾区。许多发达国家在城市危机管理中已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责任共担的管理体系。政府的责任是提供法律基础和协调机制,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指导危机管理市民则在公民责任的范围内参与公共事务与城市管理,遵守有关法律和社会秩序,通过各种非政府组织进行自救、募捐和赈灾活动,在发生城市气象灾害时也是如此。

如美国的社区减灾工作体系包括减灾规划、应急反应计划、组织队伍和居民防灾教育等。减灾体系包括联邦应急管理署、联邦议会、州政府、地方郡市、职员者组织、民间社团、私人企业等。政府积极动员全民参加减灾管理,政府的联邦应急管理署强调全民参与,以市民和所在社区为单位组织民间自主救援团体,建立民间社区灾难联防体系,并动员宗教系统和慈善机构一起建立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网络。

我国的社区组织由区政府下属的街道办事处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单位为主体的封闭式社区逐步淡化和削弱,由商品房业主代表大会与物业共同管理的社区管理模式在新建小区大量涌现。社区减灾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区居民自治的试点工作,如上海的三林世博家园市民活动中心内,就设有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场所和卫生服务站。《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创建100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气象减灾的体制还在探索中。各地的基本做法是把气象减灾与其他灾害、事故的综合防治有机结合起来,由街道办事处协调和领导,社区居民自治及物业管理机构为单元,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及学校联合,气象、水务、地质、地震、消防、民防、公安、环保、卫生、交通、市政等与减灾有关的部门负责对社区减灾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吸收各种社会团体与慈善机构参与,形成社区范围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社区安全和共同保障居民安全的氛围。其中的城市气象减灾,除气象部门的科技人员要经常深入社区进行科普宣传和技术指导外,还要培养和组织一批气象义务信息员或联系人,作为社区气象减灾的骨干。在社区发生非气象灾害事故时,气象部门也要根据需要对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气象保障服务。1

社区气象减灾的机制建设社区气象减灾机制包括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机制、灾害发生前的备灾机制和灾后的救援机制。这些机制的建设要通过平时坚持不懈地创建。安全社区。活动来实现。社区安全保障是保证社区所有成员生活、工作、学习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的必然要求。

"安全社区”指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程序,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志愿者和居民共同参与灾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和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安全社区”的概念是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正式提出来的,来自50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一致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指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十多年来,推广“安全社区”已成为WHO在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方面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实践表明,坚持安全预防、持续改进,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使事故伤害发生率降低30%~50%,从而提高了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能力。

WHO提出的安全社区理念同样适用于城市气象减灾。

2006年3月1日山东省济南市青年公园社区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协作中心命名为我国大陆首个、世界第97个“安全社区”。2007年10月11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麦子店街道、亚运村街道和建外街道为“安全社区”的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上第120~123个安全社区,同时也是全国第2~5个安全社区和北京市首批安全社区。标志着我国的安全社区建设进人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的90个地区和单位开展了创建安全社区活动,覆盖人口650万,还有许多地区和单位在积极筹备开展。1

社区气象减灾的科普宣传城市气象减灾科普是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不能满足于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的科普,还应深人城市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使气象减灾的知识与技能为千家万户所掌握,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的减灾效益。

社区气象减灾的科普宣传方式包括

(1)在社区居民大会或业主大会上介绍当前气象特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及预防措施。邀请有关专家在社区活动中心进行科普讲座。

(2)编写出版城市气象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的科普小册子,收集社区居民在城市气象灾害中自救互救的先进经验与典型案例,编写印发到各社区。

(3)对社区志愿者组织城市气象减灾知识与技能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

(4)在社区的宣传栏和网站上进行科普宣传。

(5)组织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和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为主题的展示会或文艺晚会。

总之,要以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要针对当地经常发生和影响社区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重大气象灾害,力争把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救援知识传递到每个人,特别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和流动性大的人群。1

气象灾害的社区避难场所建设建设“平灾结合,一场多用”的应急避难场所,这是减灾形势的客观要求,更是建设平安社会的需要。世界上发达国家已从灾难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深刻认识到避难救灾的重要性,建立了完善的城市防灾体系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意识等原因未能建立足够的应急避难场所,灾民没有及时得到救助,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容,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密度增大,减灾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做到未雨绸缪。

在各类城市气象灾害中,涉及避难场所建设的主要是台风、暴雨及由其诱发的洪涝灾害。多数地下空间并不适合台风、暴雨及由其诱发的洪涝灾害的避险。在可能发生台风、暴雨及由其诱发的特大洪涝且可淹没居民区的杜区,要选择地势较高处或利用低级牢固的高层楼房作为紧急情况下的灾民临时疏散与安置场所还应事先设计好社区不同地点的居民转移到安全地点或避险场所的路线,志愿者队伍要重点护送老弱病残者的转移。

临时避难场所应能解决灾民的短期生存和生活问题,如设有床位、坐椅等供人休息的空间,能提供饮水和食物,有厕所,储备必要的防火器材和救生圈,具备一定的通信条件,通道要保持通畅。还应能够提供简易的医药救助。避难场所在平时适度的商业利用,应以不损害受灾时的避难功能为前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