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印度电力工业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面与中国、尼泊尔、不丹、锡金相连;东北与孟加拉、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南临阿拉伯海,隔海与马尔代夫相对,东南濒临孟加拉湾,隔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邻近。国长面积2974700 km².海岸线长6083km。 1990年人口82706万人。印度斯坦人占46.3%,其余为泰卢固、孟加拉、泰米尔、锡克等几十个少数民族。83%的居民信印度教,11%信伊斯兰教,其余信基督教或佛教。官方语言为印度语和英语。印度北部属山地气候,恒河流域属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印度半岛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半岛西南部属热雨林气候。

印度是电力生产大国,截至2012年5月,印度总装机容量达到近2亿千瓦,在世界发电量排名上位于第五位,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然而,印度电力长期存在的短缺问题并没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得以缓解,据美国EIA2012年报告显示,有近25%的居民缺乏基本的电力供应,并且电力供求失衡状况近些年来呈现出愈发严重的倾向。

2011财年电力缺口达到10%,同比上涨1.5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大国和电力严重短缺这一喜忧参半的产业发展现状充分显示出印度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伴随的负面问题1。

印度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印度的电力工业发展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然而其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格局和垂直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却是在1948年。印度通过的可电力法实施之后,1991年之前的印度电力工业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实行纵向一体化的自然垄断经营模式,禁止外资和私人参与电力工业的经营。此阶段之所以禁止电力工业的市场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印度经济体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奉行的是对内限制自由竞争,对外贸易保护的政策1991年在内外因素交织影响下,印度政府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电力管理体系的改革与职能配置由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得印度原有的电力产业垂直管理的体系受到冲击为了适应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的调整和2003电力法的结构设置要求,印度对电力管理体系进行了纵向分割才安照联邦制国家特点形成了由中央和地方(邦)双重管理的格局。

从具体职能来看,印度中央政府(主要由电力部和中央电力管理局负责)在电力方面的职责主要是发布电力行业法规和宏观政策,并指导印度电网公司等国有企业发电、建设和运营跨邦输电线路等;邦政府则依据中央政府颁布的法规政策结合本邦实际情况,指导邦属输电企业建设和运营邦内输电线路。在相关环节电价形成与管制问题上依据电力法案,中央电力管理委员会有权确定上网电价、输电电价、过网费用以及零售电价并发放邦与邦之间的输电和电能交易许可证;各邦电力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确定邦内的发电、供电、输电、出售、零售的价格并为邦内输电、配电和电力交易发放许可证在电力调度上,印度根据调度所辖地域范围的不同,建立了全国、区域和邦三级调度管理体制,分别对区域间、区域内和邦内电力的规划与调度、电网稳定负责2。

电力产业改革要有法可依电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改革与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市场化进程能否得以顺利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法制建设进程的快慢和完善程度,电力产业复杂的技术经济特性和基础产业的重要性,使得其改革必须进行宏观层面的整体设计和产业法律层面的引导。同时市场机制的引入亦要求相关法律规则的完善。

完善管理体系推进政企分开不可否认,印度纵向分权的电力工业管理模式给予了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电力产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然而,由于电力产业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特性,因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割和协调困难却使得印度电力输配调度上难以实现一体化,大大影响了宏观调度电力资源的效率与此同时分权改革。引发地方各邦在电力改革与发展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厂方面造成改革步伐不一致引发区域间或跨邦间电力调度协调成本大幅提高。

电力产业发展要兼顾公益性与商业性电力产品具有消费的“公共性”和生产的“商业性”。其“公共性”要求电力消费的可及性和无歧视性。其“商业性”则要求市场的盈利性,两者的交汇点体现在合适的电价制定上这就要求电价的制定既要保障低收入群体服务的可及性,又要切实保障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虽然印度电力产业改革导向明确了电价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在兼顾电力企业与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保障电价的合理化。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电价在政府规制和过分干预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厂方面使得企业因利润率较低而影响在电力设施上的投资。加剧了电力设施落后和不完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过低的电价使得政府财政承担过多的补贴,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因此电价的改革和设计既要在切实保障。运营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电力产品消费的可及性和公益性,同时基于长远要稳步推进电力设施建设和完善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