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农业减灾综合管理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灾害的系统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减灾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农业灾害管理指对危害农业生产的各种灾害进行研究、监测、预报和评估,对灾害的预防、抗御、补救和灾后恢复重建进行有效的组织,对与减灾有关的机构、团体、人员、物资、设备、资金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法制和各级减灾机构,组织减灾科普活动和防灾演习,进行减灾国际合作等。加强减灾综合管理可以高效综合运用各种减灾物资和力量,并借助有利于减灾的各种自然因素来减轻灾害损失。农业灾害学还涉及与减灾有关的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法学、哲学、国际交流等多种社会科学,农业灾害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目的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达到高效率的防灾减灾,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

农业减灾系统工程减轻自然灾害的系统工程由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研究与灾害预报系统、防抗系统、救援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还可包括若干更小的子系统或单元。

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减灾可看成是一个输入-输出系统。

由减灾综合管理系统对灾害、灾情和减灾效果的反馈信息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并制定减灾行动,依其作用可分为四类作用于灾害源的旨在削弱或消除之作用于灾害载体的旨在限制或削弱之作用于受灾体环境的旨在改善之以利提高受灾体的承受和恢复能力作用于受灾体的旨在加强其抗灾耐灾能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则要使受灾体躲避或隔离。减灾系统工程的反馈原理如图。2

农业减灾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农民是减灾的主力,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减灾。

农业气象减灾的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已建成气象监测台站网,成立了国家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省气象台-地市气象台-县气象站的气象预报和服务体系此外还开展了专业气象服务,其中以农业气象服务的规模为最大开展了消雹、増雨、消雰、防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并取得一定成效。

农业部由种植业司、畜牧管理局、水产局等机构对有关产业的自然灾害进行管理。与气象部门有密切的联系,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会商,共同确定气象灾害的防御与减灾对策。减灾的具体农业技术措施主要还是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和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去落实的。

建设减灾示范区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示范区要充分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手段,力争以相对小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减灾效果,并推动面上减灾工作。示范区应选择相对多灾、组织领导力量强和群众基础好的地区或单位,充分利用现有减灾技术成果,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减灾。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或企业。2

农业气象减灾预案的编制2003年以来国务院启动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并发布了编写指南,在近年来的减灾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大减少了重大灾害和事故中的生命、财产损失。

编制农业灾害的减灾预案,由于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物和农业设施,与国家和省级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侧重点不同,对技术性与可造作性的要求更高,对救死扶伤和社会控制方面涉及较少。

农业气象灾害减灾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农业气象灾害情景的设计。从当地历史灾情资料出发,选择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主要类型,设计可能发生的灾害情景,包括灾害发生时间、范围、强度等,作为制定减灾预案的出发点。

(2)灾害损失的预评估。预测估算在上述灾害情景下如不采取防抗措施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及采取防抗措施后可能减少的经济损失,这是判断防灾减灾措施可行性的基本依据。

(3)灾害监测预报措施和灾情报告制度。

(4)防灾减灾组织机构的运作,各类救灾队伍的数量、配置与指挥调动。

(5)防灾重点地段的确定,关键部位的设防与保护。生命线系统的维护与抢修。

(6)防灾物资的准备、贮藏与紧急情况下的调运办法。

(7)灾民的抢救、医治、安置与社会治安,

(8)灾后生产与社会秩序的恢复措施与灾区的重建。2

减灾预案的制定程序(1)识别灾害问题,确定编制减灾预案的原则和基本框架。

(2)收集整理历史灾情资料,分析、预测可能的灾害情景。

(3)掌握典型减灾案例,建立预案的范本。

(4)全面编制减灾预案。

(5)组织专家对预案进行全面论证,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

(6)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确认,使之在相应的范围内具有法规性。

农业气象灾害减灾预案编制完成以后,还要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订完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