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区域供热供冷系统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DHC的组成部分

DHC通常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能源站、输配管网、用户端接口和末端设备。其中能源站为集中生产冷热媒介的场所。能源站安装有制冷和制热的设备、相关的仪表和控制装置,并通过管网与用户连接。这些设备根据系统可以是锅炉、热电联产设备、电动制冷机组、热力制冷机组、热泵和蓄热(冷)装置等的不同组合。DHC系统的输入能源可以来自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以及各种天然热源;这些能源需要通过能源站中的设备转换为满足要求得冷热媒介,输送到空调建筑机房内换热给建筑物内循环空调冷冻(热)水,保证末端空调使用。输配管网是由热源向用户输送和分配冷热介质的管道系统。用户端接口是指管网在进入用户建筑物时转换设备,包括热交换器、蒸汽疏水装置和水泵等。末端设备是指安装在用户建筑物内的冷热交换装置,包括风机盘管、散热器、空调机组等。1

DHC的分类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形式比较多样,主要的区别在于其冷热源系统的构成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天然气热电冷联产;(2)区域供热加吸收式制冷;(3)天然气直燃型吸收式制冷机;(4)电力驱动制冷加冰(水)蓄冷系统;(5)结合未利用能的热泵系统。1

DHC的优缺点DHC的优点区域供热供冷系统中普遍采用大型机组,可以集中对排烟进行高效的处理,方便地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备条件时可以在区域供热供冷系统中实现规模化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在减少化石燃料和电力使用的同时能够增加能源结构的多样化,缓解能源压力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改善城市景观,简化了建筑物结构处理及抗震处理;采用区域供热供冷,在同等舒适度下可以节省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可以结合一次能源和低品位能源构成各种能源的梯级利用系统和复合能源系统,以规模化回收或利用各种低品位能源。1

DHC的缺点由于分散供冷方式中各个建筑各成独立系统,所以灵活性较大,因此在建筑物规模较小或单位面积空调负荷较低时,这种方式的能耗和运行费用会相对较大,适用性较低;初投资较高,回收期长;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1

区域供热供冷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区域供热供冷在国外的应用现状区域供热供冷通过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的综合规划带来环保效益,以集中空调冷水生产和销售产生的规模效益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区域供热供冷的应用和研究重新成为焦点,其中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应用和研究最为领先。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供热1870年出现在德国,1890年德国汉堡首次使用了热电联供系统,到1930年几乎所有的欧洲主要城市都有了区域供热。欧洲最早的区域供冷系统1960年出现在巴黎,目前在法国、德国和瑞士采用的较多。挪威、瑞典和丹麦较为普遍的采用海水、湖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作为热泵的热源和热汇,在瑞典有上百个大型热泵站,总容量约为1200MW,其中容量最大的热泵站位于斯德哥尔摩,它由6台大型热泵组成,利用波罗的海水作为冷热源,供热达到160MW。1

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我国目前在建和已经建成的各类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约有二十多项,但在我国区域供热供冷还是相对比较新的概念,作为一种高度集中化的空调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成功的项目可能获得极好的节能和环保效应,失败的项目也会造成建设资金的极大浪费和运行费用的上升,能耗反而高于分散系统。在我国推广区域供热供冷系统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可行性作充分仔细的论证,杜绝不开展调查研究,盲目攀比系统规模或者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经验的做法。目前应该结合我国新城区建设或者旧城区改造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先建设一批试点项目,积累投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和经验,为在我国完善和发展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创造条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