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心排出量急剧且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各器官严重灌注不足而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以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其最危重并发症之一,是AMI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诊断及治疗手段的进展,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病死率均有所下降。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支持下,急诊血运重建和及时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可降低病死率。

病因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病因包括:①AMI相关的左心室功能衰竭;②AMI机械并发症,包括急性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VSR)和心脏游离壁破裂/心包填塞;③右心室梗死(RVI)所致的孤立型右室心源性休克。

临床表现心肌梗死并休克可在发病即刻发生,但大多数是逐渐发生的,即AMI后数小时至2~3天内,其主要表现为重要器官血流灌注量下降和肺部淤血等。临床特征:

1.早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干、多汗而四肢厥冷、肢端发绀,晚期皮肤花斑样改变及广泛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表现,以及多器官衰竭;

2.神志障碍,神志尚清演变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直至昏迷;

3.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诊断1.目前尚无诊断心源性休克敏感特异的实验室指标。

2.心率增加、脉搏细弱。

3.血压降低,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30mmHg,脉压20mmHg、心脏指数(CI)低于2L/(min·m2)。6.在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造影结果显示,这类患者左前降支狭窄、多支病变以及梗死相关慢性阻塞病变更为常见。

6.对疑有机械并发症患者,应及时行心脏超声检查。

治疗治疗策略:尽可能早期识别心源性休克,在不可逆代谢性改变和器官损害或微循环障碍之前在AMI干预基础上治疗。

目的:改善心功能,防止梗死延展,保证心排血量及灌注压能满足靶器官有效灌注需求。 治疗指标:平均动脉压维持70~80mmHg,心率90~100bpm;左心室充盈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