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后,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若临床怀疑血管壁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时(如出血性血友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可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TBT)检测出血时间。其方法为用出血时间测定器在前臂皮肤上造成一个“标准”创口,记录出血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此过程反映了皮肤毛细血管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血小板粘附、激活、释放以及血小板聚集等反应,当血管和(或)血小板功能有异常时,出血时间可出现变化。BT测定器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而且根据需要,不同型号的测定器,可作不同长度和深度的标准切口,适用于不同年龄的患者。

临床意义出血时间(测定器法)用于血小板及血管异常出血的诊断。TBT测定的影响因素有:皮肤切口深度、长度、位置、方向,毛细血管所受压力,皮肤温度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切口深度。

1.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数或质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或获得性血小板病和血小板无力症等;也见于某些凝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还见于血管疾病,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2.出血时间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正常值参考范围3~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