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食管胃黏膜异位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e gastric mueosain the esophagus,HGME)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且可能引起临床症状的疾病。为临床少见病,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以食管上段最多见。常无症状,但可引起吞咽困难,可终生存在,偶尔可发展为溃疡。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上段。

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大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病理检查为胃黏膜柱状上皮,可见主细胞和壁细胞,多萎缩,甚或有肠上皮化生。近年来有少数报道认为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灶易发生腺癌。

临床表现本病常无症状。少数患者临床表现酷似反流性食管炎,其临床表现多为异位胃黏膜胃酸分泌引起,如胸骨后疼痛、咽部不适、吞咽异物感、恶心、呕吐。重者有溃疡,可致出血、狭窄、穿孔或颈部窦道形成等。极少数可发生癌变。

检查胃镜检查。内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椭圆形或圆形橘红色黏膜,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常呈岛状分布,与周围淡红色食管黏膜有明显的分界线,周围无炎症表现,较多发生在食管上段,也可见于食管中、下段,食管下段的异位胃黏膜与胃食管连接线不相连。

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

鉴别诊断1.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酷似反流性食管炎,故应借助X线钡透、食管24小时pH监测、食管腔内测压及胃镜检查予以鉴别。反流性食管炎病变以食管下段为著,伴有糜烂、溃疡等改变;食管胃黏膜异位症以食管上段最多见,与正常食管有明显的分界线,糜烂、溃疡少见。

2.Barrett食管

在反流性食管炎中部分患者下段食管可出现Barrett上皮,即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现象,酷似胃黏膜异位,因此食管下段异位胃黏膜尚需与Barrett食管鉴别。

3.食管癌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有局部食管炎、溃疡者需与食管癌鉴别,组织活检送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并发症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并发症多为食管炎、溃疡,严重时可引起食管狭窄。

治疗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和防止并发症发生。治疗时多对症治疗,如无症状可不予处理。有症状时主要予以抑酸药物。有严重并发症时可在内镜下治疗,并发食管局部狭窄行探条扩张并结合制酸治疗是有效的;有严重的并发症且内镜下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