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背斜油气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类油气田,以储量大、分布广、易于勘探、易于开发而著称,其构造背景为褶皱变形所形成的背斜构造。油气田类型多以背斜油气田为主,也有断层油气田、裂缝性油气田和少量的地层油气田。在剖面上,往往多个背斜油气田垂向叠合,形成巨厚的含油层系。2
分类挤压背斜油气田由侧向挤压应力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的油气聚集。常见于褶皱区,两翼地层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高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小。由于地层变形比较剧烈,背斜圈闭形成的同时,经常伴生有断裂。我国酒泉盆地老君庙油田的L层油气田可作为一个典型实例,如图。它是一个不对称的背斜圈闭,南翼倾角20°- 30°,北翼倾角60°~80°;长轴与短轴之比为3:1,并被逆掩断层及横断层所切割。
从区域上看,这种背斜分布在褶皱区的山前拗陷及山间拗陷等构造单位内,常成排成带出现。我国酒泉盆地南部祁连山山前地带的背斜带,可以作为一个典型实例。它是由青草湾、鸭儿峡、老君庙、石油沟,大红圈及文殊山等一系列背斜组成的背斜构造带。
在国外的褶皱区内,也分布有很多这种类型的背斜油气田。例如在波斯湾盆地的扎格洛斯山前拗陷、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前拗陷以及原苏联的高加索山前拗陷等等,都有很多挤压背斜油气田。2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田由于基底断块热隆升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圈闭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高度较小,闭合面积较大(与褶皱区比较)。从区域上看,在地台内部拗陷和边缘拗陷中,这些背斜圈闭常成组成带出现,组成长垣或大隆起。特别是拗陷中心早期的潜伏隆起带,在油气生成、运移过程与背斜圈闭形成过程相吻合的情况下,这些隆起和长垣就成为油气聚集的最佳场所,形成一系列这种类型的油气田。我国大庆长垣萨尔图等油田中的油气田,即属于这种类型。
在国外的一些地台区,这类油气田也相当普遍,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特大油气田。例如波斯湾盆地中产量和储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的加瓦尔油田,西西伯利亚盆地的萨莫特洛尔大油田和乌连戈伊大气田,它们的油气田主要是属于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田。2
披覆背斜油气田这类背斜是由地形突起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
形成机理:在沉积基底上常存在有各种地形突起,由结晶基岩、坚硬致密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组成。当其上有新的沉积物堆积后,这些突起部分的上覆沉积物一般较薄,而其周围的沉积物较厚,因而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厚度和自身重量的不同,所受到的压实程度不同,结果便在地形突起(潜山)的部位,上覆地层呈披覆隆起形态,形成圈闭。这种构造也有人称为披盖构造或差异压实背斜。
特点:形态一般为穹隆状,顶平翼稍陡,闭合度和幅度下大上小,两翼倾角下大上小。
这种背斜构造,也有人称为披盖构造或差异压实背斜。如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的孤岛油田和孤东油田,都是以这类油藏为主。它们的“基底”主要是由奥陶系石灰岩或白云岩组成的剥蚀突起(潜山),其翼部超覆沉积有下第三系,顶部则被上第三系馆陶组及明化镇组覆盖,形成较大规模的披盖构造。特别是馆陶组拥有典型的与剥蚀及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田。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田成因:由地下塑性物质活动的结果。在特殊的沉积环境中,坳陷内可堆积巨厚的盐岩、膏岩和泥,它们在地下高温、高压下一般呈较强的塑性。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或侧向水平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蠕动,可在上覆地层薄弱地带发生底辟上拱,使上覆地层发生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
特点是背斜轴部往往发育地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顶部陷落,断层将其复杂化。甚至有的在宏观上呈背斜形态,但具体到油气聚集单元往往已没有完整的背斜圈闭,而是被断层分割成众多的半背斜或断块圈闭。例如我国渤海湾盆地的东辛油田、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在国外,有很多著名的该类油气田。例如中东地区科威特的最大油田—布尔干油田是属于侏罗系渴湖相巨厚的柔性盐层长期拱升活动形成的背斜构造圈闭,主要含油层为中白翌统瓦拉砂岩及布尔干砂岩,两者之间的隔层为马杜德灰岩。
此外,在北美墨西哥湾、原苏联恩巴地区以及西非部分地区的许多背斜油气田,也都属于这种类型。
滚动背斜油气田形成机理:沉积过程中,由于张性断层的块断活动及重力滑动,边沉积边断裂,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与正牵引比较),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滚动背斜”圈闭。
特点: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的短轴背斜,近断层一翼地层倾角较陡,远离断层一翼平缓,轴向近于平行断层线,常沿断层呈串珠状分布,背斜高点距离断层较近,且高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其偏移的轨迹大体与断面平行。主要分布在断陷盆地靠近边界断裂一侧,沿断层走向,呈串珠状分布。我国渤海湾盆地已发现相当数量的该类油气田。东营凹陷中一些受同生断层控制的构造带上的油田,如沱庄一胜利村油田、永安镇油田皆属之。惠民凹陷的临盘油田、歧口凹陷的港东油田,都是受同生断层控制形成的滚动背斜构造。它们的主要含油层系为渐新世沙河街组,含油气十分丰富。由于同生断层长期活动,涵盖了油气大规模运移聚集时期,致使在纵向上多层系含油气。其中最著名的是沱庄一胜利村油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