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沿革研制历程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德瓦蒂纳已经设计建造了一系列飞机,到三十年代初,这位大师的设计思想已从上单翼飞机转变为下单翼,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具有前瞻性的先进理念,与此同时,这位大师希望在他的一系列航空器中出现一些个头比较大的旅客机,于是先进的下单翼技术与大师的创作欲望结合在一起,为了一系列拥有德瓦蒂纳签名的运输机诞生拉开了序幕。德瓦蒂纳当时敏锐的意识到,要在运输机领域有所建树买他的作品就必须表现出良好的大航程性能,至于其他方面倒在其次。在这样的理念下,首先出现的是单引擎的D.33,这是一家远程创纪录飞机,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大师以后D.332/333/338系列运输机的先期试验机。因为D.33毕竟是一家试验用机专为创记录而设计,而并不是实用型号,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型号很可能只造了两架。可以说,德瓦蒂纳关于远程运输机的设想在D.33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验证,为以后的D.332/333/338等的出现开了个好头2。
在D.33获得成功之后,德瓦蒂纳开始将目光投入实用型号旅客机的开发。在当时,大型飞机上采用三发布局已经开始兴起,德瓦蒂纳在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权衡后,选择了三发布局,实际上以D.33这架单引擎下单翼飞机为基础,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放大机体增加两台发动机的方式设计出一架大型旅客机。后来事实确实如此,D.332走的正是这样的一条发展道路,我们可以将D.332看作是D.33的发展型。
1933年,D.332原型机出厂。在当年的7月11日,这架D.332原型机在试飞员马赛尔的操纵下进行了首次处女飞行2。
衍生型号D-333是D-332的改进型,安装三台西班牙-瑞士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575马力,可运载10名乘客。
1936年又推出改进型D-338,是主要生产型,安装三台西班牙-瑞士V16/17发动机,单台功率650马力,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最多可运载22名科室,服务于巴黎-戛纳-大马士革-河内、巴黎-达喀尔航线,其中许多在二战时被政府征用为要员专机,二战后仍有8架使用了短暂的时间1。
技术特点这是一架下单翼悬臂式全金属半硬壳结构的大型旅客机,由三台428,。5kw的依斯帕诺-絮扎9缸星型发动机驱动,两台安装在机翼短舱,一台位于机头驾驶舱前。D.332依然拥有从D.33传承下来的粗壮的固定式起落架,其巨大的流线形整流罩与位于两翼的发动机短舱紧密相连,看上去就好像是发动机的裤子,颇为引人注目。其支柱式水平尾翼则表现出一贯的德瓦纳蒂风格。该机采用四人机组,正副驾驶并列安排,在驾驶员后面设置有无线电操作员的席位,在客舱中还有另一名空服人员。驾驶舱与客舱采用全封闭设计,不算机组成员可载客8名,而且客舱按那个时代的习惯装修豪华颇为宽蔽,并拥有完备的加热和通风系统2。
性能数据成员:4人。
尺寸数据:翼展 29.4米,机长 22.1米,机高 米,机翼面积 99.0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696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111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300千米/时,巡航速度 260千米/时,升限 5000米,航程 2000千米(满油)/850千米(满载)。
运力:可运载 22名乘客。
动力装置:三台西班牙-瑞士V16/17活塞发动机,功率 3*650马力1。
服役情况1993年9月7日,这种新锐的D.332旅客机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商载2吨的状态下以259.56公里/小时的平均时速不间断飞行了1000公里。看到该机性能如此过人。法国政府开始计划以这种飞机开通巴黎——西贡的空中航线,将法国本土与法属印度支那直接联系起来。也许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设计师还是飞行员都非常有勇气把,刚试飞不久的D.332原型机就接受这一严峻挑战。
1933年12月21日,D.332一号原型机开始了这项伟大的先锋飞行,并于同月28日完全实现了这次伟大的任务目标,顺利抵达西贡。不幸的是,在回航图中,由于飞行员丧失了方向感或是遇上了暴风雪而结冰,该机于距离终点巴黎布尔热机场400公里处坠毁,机上人员无一幸免。
尽管遭此挫折,法国航空还是充分认识到了D.332的潜力,随后下达了3架后续型号D.333的订单,与D.332相比,主要延展了机身,载客量增到10人,载重响应增加了1650公斤的商载起飞重量。1937年,其中一架法国航空的D.333坠毁与图鲁兹——达客儿航线飞行途中,还有几架D.333则一直飞行于南美上空,用于布宜诺斯——纳塔尔之间的航线。
在这些D.333中,其中有两架编号为F-ANQB“仙后座”号与ANQE“牵牛星”号的,这两架飞机后来于1943年被阿根廷政府从法国航空手里买下,并于1944年1月17日被官方非正式的赋予了No.172,No.173的军用编号后,装备给了阿根廷空军第二运输机中队。No.172于1946年7月停飞,而No.173一直服役到1947年2。
总体评价总的来说,德瓦蒂纳D.332/333/338系列是一种拥有高度席上价值的机型,该机至少具备成为古典艺术品的三个特点:一是年代久远(30年代初开始发展);二是数量稀少(各型号不足百架);三是外形优雅别致。令人吃惊的是,这种数量稀少的型号居然熬过了整个二战,甚至在战后还有服役的记录,足以说明这种飞机的高可用性,这是与该机同时代的很多同类远不及的。每当看到德瓦蒂纳D.332/333/338之类,就会让我们越发怀念起那个逝去的航空黄金年代——少了份浮躁,多了分激情再添上一分浪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