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职业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是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农药、粉尘、铅、汞、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苯胺、硝基苯等。这些化学毒物长期、少量进入机体,将会引起各种毒性反应,破坏机体的生理机能,干扰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甚至发生特定靶器官或靶组织的严重病变,危害人体健康。而机体的营养状况与化学毒物的作用及其结果均有密切联系。合理的营养措施,能提高机体各系统对毒物的耐受和抵抗力,增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代谢解毒能力,减少毒物吸收并促使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体外,利于康复和减轻症状。
铅的危害铅作业常见于冶金、玻璃、印刷、蓄电池等工业。铅及其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在接触铅的作业环境下,铅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作用于全身,尤其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产生危害。主要病变是:阻滞血红蛋白合成过程,引起贫血;对神经系统即酶作用,引起平滑肌痉挛;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肝脏病变。
铅作业人员的饮食原则铅作业人员的饮食原则,应参照去除体内的铅、减少铅在肠道的吸收、修补铅对机体的损害的需要,提供合理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铅对机体的损害。膳食营养调整如下:
补充优质蛋白质。
铅进入机体后会影响蛋白质代谢并引起贫血和神经细胞变性,机体蛋白质营养不良会降低机体的排铅能力,增加铅在体内的蓄积。膳食中充足的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丰富的优质蛋白,有利于增强机体的解毒能力并促进红蛋白的合成。建议蛋白质适宜的摄人量应占总热能的14%~15%,其中有1/2为优质蛋白质。饮食中注意多摄入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中的蛋白质。
调整矿物质的摄入。
调整饮食中钙磷比例(即成碱食品及成酸食品的比例):钙和铅在人体内有相似的代谢过程,在机体内能影响钙储存和排出的因素都同样会影响铅的储存和排出。当体液反应呈碱性时,铅多以溶解度很小的正磷酸铅[Pb3(PO4)2]的形式沉积于骨组织中。这种化合物在骨组织内呈惰性不表现出毒性症状。当机体体液反应呈酸性时,机体内铅多以磷酸氢铅(PbHPO4)的游离形式出现在血液中。当膳食为高磷低钙的成酸食品如谷类、豆类、肉类等食品时,有利于骨骼内沉积的正磷酸铅转化为可溶性的磷酸氢铅进入血液,并进一步排出体外。这常用于慢性铅中毒时的排铅治疗。而膳食为高钙低磷的成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奶类等食物时,则有利于血中磷酸氢铅浓度较高时,形成正磷酸铅进入骨组织,以缓解铅的急性毒性。建议摄入钙800~1000 mg/d。另外,要注意铁的补充,改善贫血状态,减少铅在组织中蓄积。
补充各类维生素。
维生素C具有保护巯基酶中巯基的作用,有助于机体对铅的解毒作用。在肠道中维生素C还能与铅结合成不溶性的抗坏血酸铅盐,降低铅在体内的吸收。建议职业接触铅人员补充维生素C 150 mg/d。其他维生素如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对于改善症状和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也有一定效果,因而铅作业人员膳食调配时要适当补充这些营养素。
适当限制膳食脂肪的摄入。
高脂膳食会增加铅在小肠的吸收,因此铅作业人员脂肪的供热比不宜超过25%。铅作业人群应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而脂肪含量较少的食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