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学龄前儿童营养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6岁的儿童,这一时期儿童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除了遵循幼儿膳食原则外,食物的份量要增加并逐渐让孩子进食一些粗粮类食物,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卫生的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1.身高、体重的稳步增长

3~6岁的学龄前儿童(pre—school children)体格发育速度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增长,每年身高增长约5~7cm,体重增长约2kg,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供给是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营养素供给量,能量为1300~1700kcal,蛋白质为45~609,钙为800mg,铁为12mg,锌为9~12mg,维生素A为400~500p对也,其他营养素推荐供给量参见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消化功能发育特点

3~6岁儿童咀嚼及消化功能仍有限,不能与成人相比,其膳食应特别烹制,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如家长或托幼机构不能适宜地供给质地柔软、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会导致营养素摄人不足。1

3. 肝糖原储存较少,活泼好动,易于饥饿。

4. 这一时期主要的营养问题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锌的缺乏及农村地区的蛋白质一能量摄入不足。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1. 热能、蛋白质

学龄前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期,活动能力和活动量均增大,热能消耗增多,其需要量仍相对高于成人。男、女儿童4岁时热能供给量分别为6.1MJ(1450kcal)及5.9MJ(1400kcal),6岁时分别增至7.1MJ(1700kcal)及6.7MJ(1600kcal)。与幼儿相似,也应注意到热能需要的个体差异。既要防止热能摄入不足,也要防止摄入过多发生肥胖症。学龄前儿童的肌肉发育较快,再加上内脏器官增长、酶和激素等合成机能的成熟,均需要大量蛋白质,每日应供给的蛋白质含量为45~55g。

2. 矿物质、维生素

充足的钙与维生素D的供给不仅能影响学龄前儿童骨路增长和骨貉硬度的增加,而且与恒牙的健康有关。因为此阶段的儿童虽乳牙已出齐,恒牙要在6岁左右开始长出,但其钙化过程却早在出牙前开始,所以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是很重要的。我国学龄前儿童的钙供给量为800mg,已与成人的要求一致。在铁和锌的营养方面主要是注意选择含量高、吸收利用好的食物来供给。儿童维生素A及核黄素往往因食物关系而易摄入偏低,应予以注意。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特点1. 尚未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此期儿童进餐时常表现注意力分散,边吃边玩,进餐时问延长,并由此引起食物摄入不足而致营养素缺乏,并可因卫生习惯不好而引起肠道寄生虫或肠道传染病,进而导致营养不良。

2. 该期儿童的主要营养问题

农村学龄儿童中除蛋白质、能量摄人不足是突出的营养问题外,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锌缺乏也是不可忽视的营养问题;在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物质丰富,儿童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发生率已逐渐下降,但因精制食品、西式快餐及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微量元素如铁、锌及维生素的缺乏尤其是亚临床缺乏则越来越突出。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原则(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各不相同,只有摄取多种食物,才有可能获得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从小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非常重要。每日除主食外,应保证一定量的乳制品的摄人,同时,供给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等。还应摄取适量的蔬菜及水果。2

(2)合理烹调:学龄前儿童的咀嚼功能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均不完善,故不宜进食与成人相同的食物,需单独烹制。食物加工应切细、煮软,并注意色香味,烹制中应避免过咸,避免使用辛辣调味品等。

(3)合理安排餐次:由于胃容量小,一日三餐不能满足机体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可在两餐之间增加点心。但应避免因零食、甜食摄入过多而影响正餐。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是形成各种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故应注意培养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安排学龄前儿童的胃肠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而其营养素需要量相对又高于成人,如果与成年人进食完全相同的食物,可能导致热能营养素摄入不足。此外这阶段儿童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而无心用餐,可使进食量不足;但有时由于活动量时大时小,其进食量也会随之经常有波动。此阶段儿童模仿能力增加,易受父母饮食习惯影响,偏食、择食常于此阶段形成。据调查目前城区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结构普通存在过分求质求精,出现一些不合理状况,如脂肪多、糖类少,动物蛋白多、植物蛋白少,水果多、蔬菜少等,由此不能获得平衡膳食,一般钙、维生素A、B摄入偏低。因此应保证幼儿有充分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食欲、能摄入必要的营养素,同时在膳食组成及烹调加工方法上要注意调整、改进。3

在各类食品中,蔬菜一般最易为儿童所不喜欢,但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是水果所能替代的。要注意蔬菜的烹调加工,使之色、香、味俱全而促进食欲,此外不能有太粗硬的纤维,要易于咀嚼。每日膳食应轮流选用一定量的乳、肉、蛋、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纯糖食物不宜多吃,这往往是儿童食欲下降的重要原因,并且也易引起龋齿;要避免油炸、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

鉴于学龄前儿童对营养的需要,建议每日供给200~300 ml牛奶,一个鸡蛋,100 g无骨鱼肉或禽肉、或瘦猪肉及适量的豆制品,150 g蔬菜和适量水果,谷类已取代乳类成为主食,每口约需150~200 g。精白米软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糕点。并建议每周进食一次富含铁的猪肝或猪血,每周进食一次富含碘、锌的海产品。为调整其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有限的矛盾,建议每日的食物通过三餐二点制供给,并需单独制作。在较贫困的农村要充分利用大豆资源来解决儿童的蛋白质营养问题。每Lt至少供给25~50 g大豆制品,以提供约20 g的蛋白质。

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不仅关系其营养状况,更与成年后的健康密切相关。此期儿童智力发育逐渐趋于完善,具有一定的求知欲,家长应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卫生习惯。这一时期是终生饮食习惯开始形成的阶段,因而食物要多样化,鼓励、引导进食各种不同食物,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定时,除三餐外加一次点心。此外还要培养儿童清洁的卫生习惯,避免因为寄生虫病造成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