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哌酮作用机理
氮哌酮为兽医临床上较重要的丁酚苯类神经安定药。对家畜具有若干相关的神经安定作用:运动活动降低,可能产生强直性昏厥,由于应激及创伤引起的死亡率降低,阿朴吗啡的呕吐作用被阻断,并可防止儿茶酚胺的致死效应。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其它儿茶酚胺类的中枢作用可被丁酞苯类所阻断。由于儿茶酚胺神经递质透过神经元细胞膜被阻断,因而不能发生细胞受体的激活。在锥外系统,丁酞苯类药物可产生拟似r-氨基丁酸的作用或阻止谷氨酸对突触接头的作用。象所有的安定药-样,氮哌酮对大脑的网状激活系统产生作用,阻断通过此区到达大脑皮层的神经冲动,使对外部刺激如声音、气味和触觉等不敏感,并使对这些刺激的反应降低。
体内过程
氮哌酮是产生作用快、作用持续时间短的药物,能迅速地被解毒和消除。给药后几分钟即产生作用,青年动物的诱导期比成年动物短,青年动物在15分钟后到峰作用,成年动物约半小时达到峰作用。本药作用2~3小时,并在16小时内从机体组织中几乎完全消除。作用持续时间取决于剂量和动物体重大小,相同剂量情况下,成年动物的作用持续时间比青年动物要长1~2小时1。
氮哌酮必须肌肉注射,否则无效。注射后很快从注射部位吸收,30分钟内注射部位的肌肉中达最高药物浓度,血液中原药及代谢物也达最高浓度,然后很快消失,分布到全身。4小时后,在注射部位只有1.6%,血液中90%为代谢物,至16小时,原药及代谢物完全消失。注射后4小时在肝、肾和肺药物达最高浓度,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肌肉、大肠、小肠、脂肪组织和心肌中。在初始8小时内药物从肝、肠和脑等的脂肪组织中消除相对较慢,但随后则加快,16小时后全部器官和组织都无药物存在,即使有也难以检测到。
氮哌酮的降解在注射部位就已经开始,但大部分在肝脏通过毗咙基的N-脱芳香基氧化而降解,小量通过呱嚓基的N-脱烷基氧化降解。有一小部分(约13%)不被破坏,但以原形通过粪便排出。在所有器官中,以肝脏含氮哌酮及代谢物最高。在大鼠,注射后巧分钟肝中即有75%以代谢物存在,8小时后升高到95%。原药比代谢物更快地离开血液进人器官,并不断地在肝脏被破坏。在脑中的分布与血药浓度相关,给药后30分钟脑中达最高浓度,原药很快地消失,到16小时大部分代谢物离开脑中。在大鼠,约25%由尿排出,其余75%由粪便排出。在猪,药物从各种器官和组织的排出比大鼠快,存在于排泄器官(胃肠道、膀胧)中或已被随尿和粪便排出,只有1.3%剂量留于组织和器官中。16小时后,活性药物几乎全部排出,仅有小部分惰性代谢物。
作用与应用氮哌酮是-种专用于猪的丁酞苯类神经松弛剂,肌肉注射后可产生精神性运动镇静,猪变得安静,对环境淡漠。可以用来防止猪的“聚居应激”,和在混群时发生互相攻击和打架。它适用于在分娩时降低兴奋和防止母猪虐待和残害它们的幼猪。也可用来防止心脏过载综合症,消除紧张状态,以便于运送;配合局部、全身麻醉进行各种外科手术。氮哌酮抑制猪的攻击行为作用显著,肌肉注射后其效应可分三种类型:1、小剂量(0.4-1.2mg/kg)用于“应激”性疾病或紧张状态,如神经过敏和运送。在这一剂量范围,猪仍能步行而安静。2、中等剂量(2mg/kg)、用于产生“合群”效应,如仔猪、肉猪的重新分窝。猪最终卧倒,出现倦睡和迟钝,但如有骚扰也会在周围走动。3、大剂量(成年猪4mg/kg、小猪8mg/kg)引起“击倒”效应,可进行各种小千本。猪只躺卧不能起立。不良反应与注意。氮哌酮的不良反应主要在心血管效应,用药后动脉压下降,反射兴奋呼吸,皮肤血管扩张使皮肤成粉红色;心率和心输出量减少。这些都是正常和必有的反应,要注意和临死前的病理虚喘分开。另外,为了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大公猪的适用剂量不得超过2mg/kg2。
毒性
氮哌酮对猪的安全范围很大,高剂量时可能发生流涎和喘气现象,这些都会自动消失,不会留下损害。氮哌酮对猪肌注的LD50为740mg/kg,对其它试验动物的口服LD50为:小鼠385mg/kg、大鼠245mg/kg、豚鼠202mg/kg。美国FDA已批准使用,英国兽药典1977年版已经收载。我国已批准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