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的共鸣说共鸣说由来
声音的音高、音强、音色三种心理属性,只说明了耳朵对各种频率与振幅的声波具有辨别的能力。人的耳朵是如何辨别各种声波,并如何将物理性的声波转变为心理性的听觉的呢?自19世纪以来,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著名的有共鸣说、行波说、齐射说和频率说。
最早对听觉现象提出系统解释者,是19世纪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姆霍兹,他提出了共鸣说又称为共振说。1857年,赫尔姆霍兹提出耳蜗是一排在空间上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分析器,在基底膜上每一根长短不同的纤维都与不同的频率相调谐。1
赫尔姆霍兹在考察内耳结构时,观察到耳蜗中包含很多神经感觉单位,它们依次排列在基底膜上。耳蜗底部的基底膜窄,顶部基底膜宽。基底膜上,底部的横纤维短,顶部的横纤维长。他认为,基底膜的横纤维是感音的共鸣要素。由卵圆窗传来的振动迅速传遍前庭阶,但基底膜的横纤维只是有选择地对一定的频率发生共鸣,就像竖琴的琴弦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发生共鸣那样:对高频率声音,短纤维与之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对低频率声音,长纤维与之发生共鸣作出反应。由于横纤维的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传到听觉中枢便产生不同音高的听觉。共鸣学说(resonance theory)把基底膜上大约24 000条横纤维看成是对20~20 000Hz声波的共鸣要素。但是,以后的科学研究发现,这个理论有严重的缺陷。基底膜是由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组成的,因此每一根横纤维作为一种共鸣器对不同的频率单独发生反应看来是不可能的。
基本观点赫尔姆霍兹在1857一1863年间根据有关耳蜗底膜组织学知识提出了共振学说。他的理论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最初,由于了解到柯蒂氏柱细胞的长度由蜗底到蜗顶有逐渐增加的规律,从而认为这些内、外柱细胞是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共振成分。但是当把声音频率范围和柯蒂氏柱细胞的数目(内柱6000,外柱4000)相比较时,后者大为不足;而且鸟类耳蜗中不存在内、外柱细胞,这就使他不得不改变想法。后来提出底膜上的24000条横行纤维是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共振成分,其基本观点可归纳为如下。2
(1)在耳蜗内对声音频率进行机械性分析(2)底膜横行纤维是产生共振的结构;(3)对一定声频,底膜相应部位的横行纤维振动最明显、振幅最高,低频声音引起蜗顶部较长纤维的振动,高频声音引起蜗底部较短纤维的振动,换句话说,蜗顶部感受低音、蜗中部感受中音,蜗底部感受高音。
耳蜗底膜的部焦丕回所感羹声音驹频率不同,这就是部位学说的基本观点。底膜位置与声音频率间,频率值位置表明这一频率大致在该处引起底膜振动的最大振幅,至蜗顶逐渐增宽的特点。低于800赫的频率均压缩在顶回内,2000赫大致位于底膜全长的中点。
由于耳蜗底膜横行纤维的长短比例远远不能解释听觉的音频范围,使赫尔姆霍兹又联想到琴弦的张力不同可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于是又补充了横行纤维存在一定负荷与张力的推论。但是以后的实验证明底膜并无张力,而且底膜对两种频率不同声音产生的振动并非分离的,而是有重叠之处。因此把底膜横行纤维看作是共振单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赫尔姆霍兹本人最后也默默地放弃了特异共振理论。尽管如此,共振学说有两点至今仍得到公认,即:(1)声音引起底膜振动;(2)不同频率的声音使底膜的最大振动部位有差别。因此,在近代有关听觉生理的论著中,仍介绍共振学说的梗概并常引用底膜部位与声音频率关系的模式图。
阅读治疗中的共鸣说共鸣就是人们在观察外部世界包括欣赏文学作品时,总是事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期待,有意无意将作品中的人物的经历、情感与自己进行对照,如果能够找到吻合就会发生共鸣和认同,从而获得情感等方面的支持。这种体验经常发生在阅读治疗过程中。例如恋爱中的年轻人最喜欢阅读爱情小说,如果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年龄、性别、成长背景与自己很相似,那么对这个小说就会爱不释手,反复阅读。阅读后的结果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主人公是幸福美满的,读者也会幸福,反之很痛苦;如果主人公很幸福而自己不幸福就会很苦涩;如果主人公不幸福而自己幸福就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换一种说法,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相互对立的内部精神力量的结晶,是若干冲突力量的和谐与一致,与梦、神经症之类的精神病理学的行为相似,作家将未完成的孩童期愿望付诸笔端而获得满足,并通过作品将这种愉快传达给同样未获得满足的读者。
共鸣说又叫认同和投射,是阅读治疗的第一步,如果读者对阅读对象无动于衷,产生不了共鸣,那就说明白选的或别人推荐的读物是不合适的,需要重新选择读物,否则阅读治疗就无法进行下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