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在100多年前那场鼠疫灾难中,多亏有一位“抗疫斗士”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1574324278a1.jpg?size=65360

(伍连德在哈尔滨第一个鼠疫实验室内 1911年摄)

他是我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奠基人。100多年前发生在我国东北的一场数百年不遇的鼠疫灾难,就是在他的有效领导和沉着应对下被制服,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

1910年底,时值清王朝的最后一个冬天。我国东北突然爆发瘟疫。瘟疫的最先感染者,是那些捕捉旱獭(土拨鼠)的关内移民。病人先是发高烧、打寒战、头痛,然后胸闷、干咳、咳痰带血……不久即窒息死亡。

12月24日傍晚,来到中国仅有两年多、连中文还说不太利索的华侨伍连德,以瘟疫调查员的身份抵达哈尔滨。之前他担任设在天津的陆军军医学堂帮办(即副校长),此番他临危受命,很快就被任命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

当时,正笼罩在死亡阴影下的傅家甸人人自危。当地医生很少,眼睁睁地看着不断地有人死去,却束手无策。伍连德明白当务之急是查明病因病原,便冒险解剖了一具尸体——这是中国第一例有记载的尸体病理解剖。

在显微镜下,伍连德很快就从器官切片中辨认出鼠疫杆菌。可这一次发生的鼠疫跟以往所知并不一致。当时医学界认为,鼠疫是经跳蚤由鼠传染人,人际之间并不传播。这称为“腺鼠疫”。

伍连德经反复研究、查证后大胆提出:在傅家甸流行、比以往凶险百倍的新型鼠疫无需通过动物媒介,而可以通过呼吸之间的飞沫传染,他将其命名为“肺鼠疫”——这是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鼠疫的分类。

找到瘟疫根源后,伍连德马上协调各个方面,采取紧急措施避免疾病扩散。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他还专门设计了一种双层纱布口罩,戴上它就可以隔离病患,减少被传染的风险(后来被称作“伍氏口罩”)。

然而,前来“助战”的外国专家们根本不相信“肺鼠疫”新理论,对伍连德提议戴口罩一事也嗤之以鼻。很快,一位傲慢的法国医生尝到了恶果:他不听伍连德劝阻,在没戴口罩的情况下就去医院诊断传染者,被感染6天后不治而亡。

防疫专家之死产生了巨大的连锁效应,伍连德也由此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开始了对整座危城疫情的掌控。在当时无药可医的情况下,伍连德提出了控制铁路和公路交通、设立隔离疫区、消毒等一系列防疫措施。

当防疫进入最后阶段时,考虑到腐尸极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伍连德又说服大家,施行一个大胆的举措:将染病尸体集中火葬!由于“有违”传统人伦,此等大事上报清廷并获准后才予办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火葬。

不到4个月的时间,一场数百年不遇的鼠疫灾难终于被制服,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伍连德功不可没。1911年4月,“万国鼠疫研究会”沈阳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型国际科学会议。

这次世界瞩目的盛会全面总结了刚刚扑灭的、导致6万人死亡的中国东北大鼠疫,11个国家的33名鼠疫权威和传染病专家出席。中国的抗疫措施和业绩受到广泛赞誉。“鼠疫斗士”伍连德众望所归,担任了会议主席。

1574324325a2.jpg?size=153634

伍连德像(摄于1934年,时任中国海关检疫管理处处长)。

后来,伍连德又成功地应对了发生在哈尔滨、上海的鼠疫和霍乱。1930年,他出任中国海关检疫管理处处长;还担任了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参与筹建了多所大学的医学院。是他,把“防疫”和“公共卫生”的概念第一次引入了中国。

1937年,伍连德回到故乡马来亚槟榔屿开业行医。出生于1879年的他祖籍广东台山,通过刻苦治学成为第一位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去世,英国《泰晤士报》称他是“流行病的英勇斗士”。

2007年,诺贝尔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披露了1901-1951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的资料,人们才知道,伍连德曾在1935年被提名,推荐理由为:“从事肺鼠疫研究工作,特别是发现了旱獭(土拨鼠)在其中的传播作用。”

作为医学界的一位传奇式人物,伍连德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事情。后来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说:“我最愿意做的事情,是从阎王爷那里把人救回来。我总想做一点儿较大的医务事业,同时我也想得个机会为祖国服务。欣慰的是,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了古老的中国……”。

评论
科普633c2bb156eb9
进士级
已阅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