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果,中药名。为西番莲科植物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的全株或果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小便混浊,痈疮肿毒,外伤性眼角膜炎,淋巴结炎。
别名龙吞珠、龙须果、风雨花、神仙果、番瓜子、山木鳖、大种毛葫芦、龙珠草、蒲葫芦、假苦瓜、香花果、天仙果、野仙桃、肉果
入药部位全株或果实。
性味味甘、酸,性平。
归经归肺经。
功效清肺止咳,解毒消肿。
主治肺热咳嗽,小便混浊,痈疮肿毒,外伤性眼角膜炎,淋巴结炎。
相关配伍治肺热咳嗽:用果实或全株3-4钱,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
采集加工夏末秋初采收全株,洗净,鲜用或晒干。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沙,晒干。4-5月采收果实。
形态特征草质藤木,长达6m。茎柔弱,圆柱形,常被柔毛,具腋生卷须。叶互生,裂片先端具腺体;叶柄长2-6cm;托叶细绒状分裂,叶膜质,宽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5-13cm,宽4-12cm,3浅裂,基部心形,边缘不规则波状,具缘毛及腺毛,两面被丝状毛及混生腺毛或腺点。聚伞花序退化而仅具花1朵,腋生,5数,白色或淡紫色,直径2-3cm;苞片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小裂片丝状,先端具腺毛;萼片长圆形,背面近先端具一角状附属物;花瓣与萼片近等长;副花冠由3-5轮丝状裂片组成,花丝基部合生,上部分离;子房椭圆形,花柱3(-4)。浆果卵圆形,直径2-3cm。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60-150m的荒山草坡或灌丛中,亦有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凉血,润燥化痰。主治外伤性眼角膜炎或结膜炎,淋巴结炎。”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