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药物保活法是一种使用麻醉剂将活鱼麻醉后运输,运输结束后再进行复苏的活鱼保活技术。药物保活法可降低鱼类的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对氧气的需求量,提高存活率。尤其麻醉剂二氧化碳不会在鱼体内残留,经CO2处理的鱼可直接在市场上销售,而且不会对操作者及环境造成任何伤害。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海岸线较长,一些水产品消费地与水产品产地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为满足广大人们日常对鲜活水产品的需求,水产品的保活运输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因为应激、缺氧等不利因素而大量死亡。因而,鱼、虾等的保活运输研究势在必行。
原理麻醉剂被广泛应用于鱼类运输,麻醉剂通过抑制神经元活动,减小心肌收缩力,改变鳃盖处血液动力学。由于神经及血液的改变,麻醉剂能够降低鱼类新陈代谢水平,阻止鱼类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升高,降低鱼类对氧气需求量,减少鱼体二氧化碳及氨的排泄,进而提高鱼类保活运输时的存活率。1
药物分类麻醉剂用于活鱼运输有存活率高、运输密度大、运输时间长、操作方便、途中管理简便等优点,运输结束后,将鱼放入清水中可复苏,近年来受到重视。目前,用于水产品活运的麻醉剂有30余种,最常见的有乙醇、乙醚、CO2、苯巴比妥钠、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丁香酚、硫酸喹哪啶、2-苯氧乙醇等。
1、MS-222
MS-222 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最安全、最可靠和最有效的麻醉药物,并且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用于鱼虾类麻醉运输。它易溶于水,对水产动物麻醉作用见效快,复苏时间短、安全性高,对处理过的水产动物及人体接触都无害。但FDA要求经MS-222麻醉的食用鱼必须经过21d的药物消退期才可在市场上销售,另外麻醉浓度高且价格昂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
2、CO2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使鱼类麻醉,利用这一特点对活鱼进行保活运输,具有提高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的作用。用碳酸麻醉印度鲮鱼苗,在500 mg/L的碳酸溶液中,鱼苗的死亡率在5%以内,存活时间可长达215h。用 500 mg/L碳酸麻醉草鱼苗,其经201h的运输,成活率仍可达到90%以上。CO2作用于鱼体的优点是没有药物消退期,经CO2麻醉运输的食用鱼可直接在市场销售,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但用 CO2作为麻醉剂时,鱼的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相对较长,麻醉水溶液的CO2含量范围很窄,最终的麻醉剂量很难控制,甚至只对部分鱼类有麻醉效果,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另外,水溶液具有酸性,为减少对鱼的伤害,需用NaHCO3进行缓冲。
3、丁香酚
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香料,丁香酚及代谢物能够快速地从血液和组织中排出,不会诱发机体产生突变物质,是一种对人类无毒害的物质,在国内外使用和研究较多。现在很多国家如澳大利亚、智利、芬兰、新西兰等认为丁香酚没有药物残留期,是合法的水产麻醉剂。丁香酚是一种具有较强麻醉效果的物质,25mg/L浓度的丁香酚对真鲫的麻醉效果与100 mg/L 的 MS-222 大致相同,大黄鱼对丁香酚要比其他鱼类更敏感,20 mg/ L的丁香酚23s内即可使其进入麻醉状态。近年来,丁香酚因为具有价廉易得,对人体和环境无危害,其液体制剂在淡水和海水中溶解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活鱼运输。但其存在复苏时间比MS-222 长,具有挥发性,麻醉过程中药效会逐渐下降等缺点。1
具体操作1、按鱼体重2-3千克用药0.5-0.8毫升的比例,用棉花、湿布或者水草等浸蘸95%的乙醇(或60度白酒)或乙醚后,轻轻塞入活鱼口中,经2-3分钟后鱼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再将鱼放人清水桶或包在水草或湿布内运输,一次有效作用时间为2-3小时,适宜于鱼的短途运输。
2、将乙醚直接倒人清水中,300-350千克水体加乙醚约50毫升,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放入鱼即可启运。由于乙醚易挥发,使浓度下降,镇静作用减弱,因此在运输途中若发现鱼类苏醒可酌量添加乙醚。此法对8小时以内的活鱼运输是可行的。这两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也好,适用于各种活鱼的短途运输。2
生化指标的变化鱼体的基本营养部位为肌肉,肌肉中主要成分是水分、蛋白质、脂肪等,因此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的含量和种类是衡量鱼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脂肪含量可作为鉴定鱼肉口感滑嫩的指标之一,当鱼体肌肉内脂肪含量达到鲜样肌肉的3.5%-4.5%时,鱼肉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肌肉中脂肪含量越高,鱼肉风味越好。鱼肉中蛋白质含量是衡量鱼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分在鱼体内能够运送养料及排泄废物,同时水分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水分在鱼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鱼类进行无氧运动时,无氧酵解会消耗糖原,产生大量的乳酸,鱼肉内乳酸水平可作为评价鱼类无氧代谢能力的指标。目前,己有学者对保活过程中鱼类肌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保活过程中,糖原含量下降,乳酸含量升高,鱼肉内蛋白质、脂肪会有一定程度的消耗,因此,保活过程中鱼体内基本营养成分能否很好地保持某些程度能够反映保活效果的优劣。
鱼类的血液具有运输氧气等物质、供应机体所需能量、生理状况调节等重要功能,在鱼体组织细胞变化及新陈代谢的变化的基础上,鱼体血液生化指标才得以改变。因此鱼类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鱼体保活运输应激时鱼体内物质代谢与某些器官组织的机能状态。目前,国内外学者己对鱼类运输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了一些研究。运输过程中鱼类会遇到运输密度的改变、噪音、振动、水环境的恶化等各种应激。鱼体在保活运输途中由于各种运输应激因子的作用,导致血液中皮质醇激素的升高,血液中皮质醇的变化会引起血液中乳酸、血糖、Cl-,Na+含量的变化。另外,皮质醇含量的改变也会影响到鱼体鳃盖处离子交换及Na+,K+-ATPase活力,因此血液中皮质醇、乳酸、葡萄糖等可作为鱼类运输过程中评价鱼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麻醉剂辅助鱼类运输时,麻醉剂在鱼体内都要经过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最终在肾脏排出,因此麻醉剂辅助鱼类运输时通常会对鱼体肝脏、肾脏及心肌等组织造成损伤。研究血液中肌醉、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等的改变能够反映鱼体运输过程中肝脏、肾脏等的受损情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