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簪龙胆,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的全草。分布于西藏米拉山、云南西北部、四川、青海及甘肃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高热神昏,黄疸肝炎,咽喉肿痛,目赤,淋浊。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苦,性温。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高热神昏,黄疸肝炎,咽喉肿痛,目赤,淋浊。
相关配伍1、治目赤肿痛:双色龙胆、薄荷各9g。水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
2、治黄疸:双色龙胆9g,茵陈15g。水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9-24g。
采集加工秋季采集花及地上部分,干燥。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10厘米。根略肉质,须状。花枝多数丛生,铺散,斜升,黄绿色,具乳突。叶先端急尖,边缘粗糙,叶脉在两面均不明显或仅中脉在下面明显,叶柄背面具乳突;莲座丛叶发达,线状披针形,长30-55毫米,宽2-5毫米;茎生叶多对,愈向茎上部叶愈密、愈长、下部叶卵形,长2.5-7毫米,宽2-4毫米,中部叶狭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3毫米,宽3-4.5毫米,上部叶宽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2-4毫米。花单生枝顶,下部包围于上部叶丛中;无花梗;花萼长为花冠的1/3-1/2,萼筒常带紫红色,筒形,长1.2-1.4厘米,裂片与上部叶同形,长6-11毫米,宽2-3.5毫米,弯缺截形;花冠上部深蓝色,下部黄绿色,具深蓝色条纹和斑点,稀淡黄色至白色,狭漏斗形或漏斗形,长4-6厘米,裂片卵状三角形,长4-7毫米,先端急尖,全缘,褶整齐,宽卵形,长2.5-3.5毫米,先端钝,全缘或截形,边缘啮蚀形;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整齐,花丝钻形,长9-13毫米,基部连合成短筒包围子房,花药狭矩圆形,长3-3.5毫米;子房线状椭圆形,长10-12毫米,两端渐狭,柄长15-20毫米,花柱线形,连柱头长5-6毫米,柱头2裂,裂片线形。蒴果内藏,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1.7厘米,先端渐狭,基部钝,柄细,长至3厘米;种子黄褐色,有光泽,矩圆形,长1-1.3毫米,表面具蜂窝状网隙。花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生长在海拔3000-4800m的非常潮湿的沼泽草甸、山坡草地和灌丛。分布于西藏米拉山、云南西北部、四川、青海及甘肃等地。
相关论述1、《甘肃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主治高热神昏,目赤头痛,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浊等症。”
2、《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天花,气管炎,咳嗽。”
附注同属植物大花龙胆Gentiana szechenyiiKanitz亦入药,功效与双色龙胆相似。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