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质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为无色结晶,该化合物非常稳定,难溶于水,溶于极性溶剂,在烹调等加热过程中不会被破坏。在紫外线下不显荧光。1
分类单端孢霉烯的基本化学结构是倍半萜烯,因其在第12位碳、第13位碳上形成环氧基,故又称12,13-环氧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由于在C3、C4、C7、C8、C15位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化合物,这些取代基可以是氢原子、羟基或酯基,酯基通常为乙酸酯,也有丁烯酯或异戊酸酯。这类化合物主要分为4类2。
第一类的代表化合物为T-2毒素和二乙酰氧基蔗草镰刀菌烯醇,这类化合物中的酯基水解后生成具有1~5羟基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的母体,为A型。这类化合物最多,文献报道有20多个,其中大多数为多种镰刀菌的代谢产物。包括T-2毒素、HT-2毒素、镰孢菌酸和双乙酸基蔗草烯醇。
第二类化合物以C8位上含羰基取代为其特征,为B型。这类化合物几乎都是镰刀菌代谢物,包括脱氧瓜萎镰孢菌烯醇及其3-乙酰基衍生物或15-乙酰基衍生物、雪腐镰孢菌烯醇和镰孢菌烯酮-X3。
第三类化合物在C7~C8位上含有第三个环氧基,为C型。这类化合物由单端孢霉菌产生,仅有为数甚少的几个化合物。
第四类是大环疣孢漆斑菌属二乳酮衍生物,D型。这类化合物大约有12种是已知的,这些代谢物均从漆斑菌,疣孢漆斑菌,黑葡萄穗霉等中分离得到。
中毒症状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靶器官是肝脏和肾脏,且大都属于组织刺激因子和致炎物质,因而可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畜和禽中毒后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胃肠炎症和出血、呕吐、腹泻、坏死性皮炎、运动失调、血凝不良、贫血和白细胞数量减少、免疫机能降低和流产等。该类毒素能明显影响食欲,故临床上很少见到急性中毒现象3。
主要中毒事件关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造成的人类食物中毒,全世界已有不少报道。
1931~1947年发生在前苏联的食物中毒可能与摄食被镰刀菌污染的谷物有关,中毒者的主要表现为口腔、食管和胃的慢性损伤,严重的白细胞缺乏、骨髓再生障碍等;研究者从食物中分离出了镰刀菌。
1945~1963年日本和韩国发生的赤霉病谷物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怀疑是由谷物中的禾谷镰刀菌引起。
1985年在我国河南淮阳发生的一起赤霉病麦中毒事故,共有217人食用病麦,101人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腹泻等;从引起中毒的14份病麦中均检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类似中毒现象1987年也曾在印度发生。
危害镰刀菌这些真菌及其毒素主要侵害玉米、小麦、大米、燕麦、大麦等谷物。在我国禾谷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流行颇广,由此引起的人畜中毒事件屡有发生。
虽然我国建立的T一2毒素检测方法较早,但实际上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霉腐镰刀菌烯醇和二醋酸薰草镰刀菌烯醇在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比T-2毒素更普遍,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1986年我国在安徽、河南、甘肃、上海赤霉病麦流亍区调查的结果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样品阳性率分别为53.3%、57.0%、7.7%和100%。甘肃的小麦样品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污染比较严重,平均等量为2050μg/kg,最高含量达20000μg/kg。1
标准限量镰刀菌烯醇引起的食物中毒,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国家标准GB2761-201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小麦、小麦面粉、玉米和玉米粉等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不得高于1000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