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耳背脾耳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耳背脾耳穴,耳穴名。位于耳背正中部,即耳背3区,耳轮脚消失处的耳背部,与耳前正面胃穴相对应,左右计2穴。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胁痛,胆囊炎,胆石症,腹胀,泄泻,便秘,水肿,四肢无力,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失眠等。可用针法,耳穴压疗法,耳穴注射疗法等。

诊断作用该穴是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参考穴。穴位压痛及电测阳性均是消化系统生病的表现。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生营血,养肌肉。

定位位于耳背正中部,即耳背3区,耳轮脚消失处的耳背部,与耳前正面胃穴相对应,左右计2穴。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胁痛,胆囊炎,胆石症,腹胀,泄泻,便秘,水肿,四肢无力,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失眠等。

操作可用针法,耳穴压疗法,耳穴注射疗法等。针法:寻找到耳穴位置,用针柄在耳廓皮肤上留一凹痕,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镊子夹好消毒的耳针,对准穴位垂直快速刺入,再用0.8厘米×0.8厘米大小的胶布固定,嘱患者每天早、中、晚用洗净的手指按压3次,以加强刺激,特别是晚上睡前按压尤为重要,两侧同时包埋,经1-2周将耳针取下;耳穴压疗法:治消化不良,找到耳穴后,把粘有王不留行子的0.5厘米×0.5厘米大小的胶布,准备地贴压在耳穴上,嘱患者每天每穴按压5次,每次4分钟,隔天1次;耳穴注射疗法:治食欲不振,用胎盘注射液0.25毫升加压注入耳穴中。

功效健脾和胃,生营血,养肌肉。

配伍配合胃、十二指肠、肝治胃痛;配胃区、贲门、胃窦、上腹治消化不良;配皮质下、脾、肝胃沟治食欲不振等。

123456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晓 - 副主任医师 -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