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提牵复位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治法。是髋关节后上方脱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解读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杵臼关节,结构又最稳定,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脱位,只有受到外界强大的暴力时才会发生。髋关节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根据暴力的方向及髋关节所处的位置不同,可造成股骨头移位情况,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脱位。其中后脱位较常见,约占85%左右,中医对髋关节古称“髀枢”、“大膀”,俗称“骱”。《伤科补要·臀骱骨》载:“胯骨,即髓骨也,又名髁骨。其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机,又名髀枢,即环跳穴处也,俗呼臀骱。若出之,则难上,因其膀大肉厚,手捏不住故也。”

前人通过不断地研究摸索,根据髋关节的解剖结构,总结出了提牵复位法以治疗髋关节后上方脱位。该手法操作简便、易行。

中医应用1、方法详解

患者仰卧,一助手以两手按压两侧髋关节髂前上棘处,固定骨盆。术者面对患者站于患侧,一手持足踝,一手持膝部。先使髋关节屈曲90度,然后改为一手持小腿下段,一前臂置患肢腘窝部,将患肢向前上方提牵。同时可配合徐徐摇晃和伸屈髋关节,持小腿的手可同时向下压小腿的下段,以增加提牵力量,使股骨头向前滑动,纳入髋臼内,听到复位响声,逐渐将患肢伸直。

如患者肌肉发达,用此法不易复位时,可增加助手协助,一助手固定骨盆,助手扶持患肢小腿,将髋膝关节屈曲90度。术者面对患者,两腿分站于患肢两侧,以两手置于患肢腘窝部对扣向前上提牵,同时持小腿的助手牵压小腿下段即可复位。

2、适应病症

髋关节后上方脱位。

3、操作要点

助手固定骨盆,术者根据髋关节的解剖结构,通过调整小腿的位置以及利用肌肉的牵拉力量将髋关节整复复位。

4、使用注意及禁忌

复位后局部作热敷;复位后卧床时需腿伸直,外展30度至40度;若手法复位失败,及时改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先慧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