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造影剂,指使用医学造影剂经一定方法和渠道使之进入胆道,使胆道造影部位的轮廓及病变图像能在影像设备上清楚显示出来,使用的造影剂即为胆道造影剂。
胆道造影剂的发展历史1)1924-1940年:Graham及Cole氏以四碘酚酞作为胆囊口服造影剂,但其效果不良。以后一般采用静脉注射,但常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2)1940-1949年:Dohrn及Diedieh 介绍一种胆囊造影剂Priodex(碘阿芬酸),它比四碘酚酞的毒性低而显影优越,仅能供口服。目前在国外仍普遍采用。其副作用不严重,但仍普遍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3)1949年以后,在美国有Telepaque(碘番酸)及Teridex问世,经各方面应用其结果均比Priodex为好。在90%以上的病例可在胆囊排空过程中(服脂餐8’。15’。25’拍片)观察肝外胆道。仍仅供口服。缺点为:由于胆囊浓度过高,可使阴性结石显示不出来,造影剂从胃肠排出,多数病人肠道内留有造影剂可使胆囊遮没。
4)1953年Schrins药厂试制成功一种新的静脉胆道造影剂—碘肥胺(Biligr-afin)。
随后的胆影葡胺的出现,使胆道、胆囊显影清晰(为葡萄糖甲胺增强了碘肥胺的溶解性、稳定性、药物浓度提高所致)。
近年来碘肥胺的衍生物,进一步提高了胆囊、胆道的清晰度,明显减少了副作用。
利胆、保肝药物的合并使用,提高显影率肌提高清晰度。1
目前临床常用胆道造影剂碘肽钠
碘阿芬酸
碘番酸
胆影钠
胆影葡胺1
胆道造影剂作用的生理机制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该药物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从化学结构上可分为酞类、有机酸类等,而从理化性质上可分为水溶性和水不容性两种。一般水不溶性的造影剂仅能供作口服胆囊造影剂,而水溶性的造影剂可作为静脉使用的胆道造影剂。在初期应用的碘酞钠,由于从化学结构上是酚酞的衍生物,虽有一定的显影效果,但是由于酚酞类药物的胃肠道作用和副反应使药物的有效剂量难以保证。芳香族的有机酸类碘化物作为造影剂的应用,由于化学结构上的改进,使其胃肠道反应大为减少,而药物吸收得以保证,在造影部位能达到足够的浓度。药物化学结构上的微小改变,对其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过程均有明显影响。如:碘番酸与Bilopaqne从结构上类似,差别在于后者是前者的衍生物(在碘番酸的氨基上引入了丁酰基团),虽作用相似,但排泄上碘番酸主要由肠道排出,而Bilopaqne主要是从肾脏排泄,故碘番酸肠内的残留量高于Bilopaqne。胆影普胺由于分子内加入葡萄甲胺的乳化作用,增强了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并由于葡萄糖甲胺的乳化作用,对显影效果起了协同作用。
口服造影剂,造影剂由口→胃→十二指肠→小肠,在小肠停留足够时间被小肠粘膜吸收,再经门脉循环,在血液中与白蛋白结合进入肝实质,药物再与肝细胞分泌的葡萄糖醛酸苷结合成溶解度高的复合体,由肝细胞主动地随胆汁分泌至胆小管,再经肝外胆管、胆囊管进入胆囊。常包括:碘番酸、碘酚酸、碘普酸钠和碘普酸钙等。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与肝细胞不断分泌的胆汁进入肝内胆管→胆管→胆总管→胆囊。常为胆影普胺。
胆道造影剂临床使用方法胆道造影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排泄性胆道造影和直接胆道造影两大类。 排泄性胆道造影:是运用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利用造影剂为肝细胞摄取并排入胆道的原理)进行胆道造影摄片。这种造影方法适宜于其他脏器功能正常,且无并发症的患者使用。常用的方法有经口胆囊造影方法、经静脉胆道造影法(普通静脉造影和滴注静脉造影)、经口和静脉联合造影法。 直接胆道造影法:是通过各种途径把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进行摄影,临床上常采用的方法有: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内窥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法、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法、手术胆道造影法(术中造影、术后造影)等。这类造影方法的优点在于造影剂直接到达于病变部位,造影效果比较理想,对肝内外胆道走向,管径异常或狭窄,闭塞情况、胆道肿瘤、胆结石均可清楚显示。运用内窥镜可直接观察和逆行造影,可相当清楚地了解乏特氏壶腹部附近的病变,还可直接采取胆汁或十二指肠内病变组织活检。经药理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有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使胆汁明显增多,从而使胆囊充盈,并降低十二指肠平滑肌张力,促进胆囊收缩,增加肠蠕动,当其蠕动波指向十二指肠总胆管括约肌时,促使括约开放,提高胆汁在胆道中的冲击力量,使胆管胆汁通畅充盈增强胆管的显示率。1
胆道造影剂使用禁忌症碘过敏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严重的阻塞性黄疸,严重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1
胆道造影剂临床意义造影剂快速到达需要造影的器官,且能造成一定的浓度,使肝内2、3级胆管及胆总管、胆囊显示清晰,及时发现病变,造影剂可在超声、X线、CT和MR使用,造影剂能迅速排除,不至引起器官、组织的急性或慢性毒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