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土三七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土三七,中药名。为菊科菊三七属植物菊叶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全草或根。植物菊叶三七,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西南部、中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贵州(瓮安、兴义、毕节、安顺、大方、贵阳等)、湖北(利川、当阳、神农架)、湖南(新宁)、陕西(洋县、佛坪)、安徽(石门、九华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德兴)、福建(建阳)、台湾、广西(南丹),尼泊尔、泰国及日本也有分布。具有止血,散痛,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痛,疮痈疽疔,虫蛇咬伤。

贮藏原药用纸包好,放缸甏内;粉末用瓶装好盖紧,放于燥处,防霉蛀。

别名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丹《分类草药性》,三七草《湖南药物志》,血当归《四川常用中草药》,红背三七、散血丹、血三七(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菊叶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头三七《浙江药用植物志》。

入药部位植物菊叶三七的全草或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入肺、肾经。

功效止血,散痛,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痛,疮痈疽疔,虫蛇咬伤。

相关配伍1、治月经不调,破血丹、三白草、盘龙七各9g,红毛七、鱼腥草各6g,长春七3g。水煎服。黄酒为引;或泡酒剂服。(《陕西中草药》)

2、治产后瘀血腹痛,土三七根15g。水煎服。(《江西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3~15g;或研末,1.5~3g;全草或叶10~30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内服慎用。

炮制采集加工7~8月间生长茂盛时期采,或随用随采。

鉴别药材性状根茎呈拳形团块状,长3~6㎝,直径约3㎝,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鲜品常带淡紫红色,全体多具瘤状突起,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面有细根或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灰黄色,鲜品白色。气无,味淡而后微苦。全草长50~100㎝。根茎块状,具疣状突起及须根。茎单一或上部分枝,具纵沟及细柔毛,表面黄绿色或略带紫色。叶互生,多皱缩,长可达20㎝,叶柄长约2㎝,茎上部叶近无柄;完整叶片羽状深裂,边缘具不规则锯齿,膜质。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生于枝顶,花全为两性,筒状,黄色。气无,味微苦。

形态特性植物菊叶三七,别名菊三七,为高大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块状,直径3~4厘米,有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中空,基部木质,直径达15毫米,有明显的沟棱,幼时被卷柔毛,后变无毛,多分枝,小枝斜升。基部叶在花期常枯萎。基部和下部叶较小,椭圆形,不分裂至大头羽状,顶裂片大,中部叶大,具长或短柄,叶柄基部有圆形,具齿或羽状裂的叶耳,多少抱茎;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羽状深裂,顶裂片大,倒卵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侧生裂片(2)3~6对,椭圆形,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长1.5~5厘米,宽0.5~2(2.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粗齿或锐锯齿、缺刻,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绿色或变紫色,两面被贴生短毛或近无毛。上部叶较小,羽状分裂,渐变成苞叶。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5~1.8厘米,花茎枝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每一花序枝有3~8个头状花序;花序梗细,长1~3(~6)厘米,被短柔毛,有1~3线形的苞片;总苞狭钟状或钟状,长10~15毫米,宽8~15毫米,基部有9~11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3个,线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无毛或被疏毛。小花50~100个,花冠黄色或橙黄色,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上部扩大,裂片卵形,顶端尖;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有钻形附器,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棕褐色,长4~5毫米,具10肋,肋间被微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

药理作用1、有抗疟作用。

2、中枢抑制作用。

3、抗癌作用。

相关论述1、《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主治止血,散血,箭伤杖扑,跌打损伤,包敷患处,即可痊愈。”

2、《纲目》:“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尹海波 -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 辽宁中医药大学